發布日期:2013年08月30日 來源:信息宣傳處 作者:鄭銳 時間: 版面: 字號:[
大][
中][
小]
本網訊 “到底我省的大氣污染成因在哪?防治工作困難何在?”
“有內因有外因,我下面將詳細介紹,我們對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有信心”。
簡要的書面介紹,深入的交流探討,問題直擊要害,建議招招有力。8月30日,省政協召開“大氣污染防治”專題提案集中協商辦理座談會,就省政協十一屆一次會議上提交的關于大氣污染防治方面的10件提案,邀請提案人和提案主會辦單位進行面對面的集中協商辦理。將相近、相似的提案由原來的“一案一辦”改為“多案合力辦”,進行集中的協商辦理,這是省政協創新提案辦理協商形式的一次積極探索。
簡約、高效的形式為會議注入了新活力,提辦雙方踴躍發言、熱烈討論,會議主持人省政協副主席陳艷華幾度不忍心地提醒大家控制發言時間。
“能不能讓信息更透明、更通俗易懂?”省政協委員鄭博光作為提案人率先發問。除了10件提案件中共同建議的加強空氣質量檢測、加強機動車污染治等問題外,委員們還現場就建立大氣污染預警機制、加大環境執法和宣傳力度、提升油品質量嚴管尾氣排放等提出了意見建議。
“能源結構的不合理,對煤的依賴過大和城市機動車尾氣大量排放是主因。”省環保廳副廳長章晨作為兩家提案主辦單位之一首先作答。他介紹,近年來我省狠抓重污染行業整治提升,深入實施減排工程,加快推進機動車排氣污染防治等,全省主要污染物PM10濃度下降了9.1%。他們將以辦理此次系列提案為契機,擬定方案,研究政策,緊密結合重點工作,將委員們關注的大氣復合污染檢測體系建設及實施環境空氣質量“新標準”等一系列建議,按照國家《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的要求,消化吸收到我省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2013年—2017年)的編制當中,進而更好地提升我省大氣污染防治工作。
“霧霾天氣如何防范?”
“杭州已連續2個月沒有霧霾,這和氣象條件特別是風向關系密切。”……
一個個關心的問題,一次次詳細的介紹,一條條意見建議,一回回交流探討。
“這種專委會聯手、部門聯手、提辦聯手的形式,成就了今天專題提案集中協商辦理的生動局面。”陳艷華深有感觸地說,這一集中協商辦理形式以主會辦單位的高度重視為基礎,以關注百姓民生選題為前提,從原來的背靠背辦理到現在的面對面溝通,從原來的單邊回復反饋到現在信息無縫對接,從原來注重督辦過程到現在注重跟蹤實效,大大提高了提案辦理的質量和效率,積極探索走出一條簡約、高效、雙贏、三滿意的提案辦理創新之路。
用戶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