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13年08月12日 來源:聯誼報 作者:鄭銳 時間:2013年8月11日 版面: 字號:[
大][
中][
小]
本網訊 晚6點,高峰期。在溫州市主干道錦繡路上,機動車有序通行,最久的等待不超過2個紅綠燈次。“不錯,通暢”,委員和專家們豎起了大拇指。在市區百戶居民汽車擁有量已達78輛,連續多年位列全省首位的溫州,做到基本不堵,實屬不易。
8月8日,省政協副主席陳艷華帶領省政協“城市交通擁堵整治工程實施情況”專項集體民主監督組一行到溫州開展調研。在公共自行車管理公司,詳細了解公共自行車的數量、借用方式、收費情況等;在市公交公司,走進司機食堂,并就公交運營情況進行深入了解;在出租車管理公司,與出租車司機面對面交流,了解他們的收入情況以及對公司管理的意見建議,這一路走來,委員和專家們感受頗多。
溫州,人多地少,車多路少,公交優先,必不可少。社區巴士、水上巴士、動車巴士、機場巴士,快速公交、公共自行車等構建的立體公交模式,再加上優惠換乘等一系列惠民措施的出臺,有力吸引市民選擇公交出行,發揮著治堵主力軍的作用。溫州決心將公交分擔率從目前的18%提高到2016年的35%以上。
走在溫州的大街上,難覓“四小車”蹤跡。這與溫州交警連續多年重點整治分不開,上半年累計查扣各類非法“四小車”17333輛,共查處各類交通違法156.7萬起,8類重點違法查處量居全省首位,切實改善了交通面貌。同時狠抓精細化管理,在全省第一個開展交通治堵“掛牌招才”活動,實行信號燈民警實名管理制,對410個信號燈路口進行多次排查,將信號配時方案上網公布,征求市民意見,切實提高通行率。
陳艷華指出,溫州市在治堵工作中行動迅速、多管齊下,重點突出、整體推進,服務民生、管理智能,強化宣傳、營造氛圍,成效顯著,值得肯定。她希望,溫州在下一步的治堵中要深化認識,用聯系的觀點,系統地全局地思考謀劃工作;加強總體研究,完善相關配套政策法規;注重長效管理機制的建設和靈活管理辦法的出臺;進一步加大投入,科學有效、穩步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強化服務意識,提升服務質量;加大宣傳,營造氛圍,增強公民為治堵工作作貢獻的自覺性。
用戶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