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初春的陽光,給北京灑下一片輕柔的暖意。全國政協委員、民進省委會副主委趙光育輕快地步下飛機,理了理衣領,一股激動與自豪感油然而生。盡管已記不清這是第幾次來北京了,但是以全國政協委員的身份,對于他還是第一次。
與趙光育一樣,2月27日,其他新任駐浙全國政協委員先期赴京,參加即將于3月3日開幕的全國政協十二屆一次會議,并進行兩天半的會前培訓。赴京途中、培訓期間,委員們交流最多的,是如何當好政協委員;期盼最多的,是如何通過履職助發展、謀民利。
謝雙成委員:為浙江發展鼓與呼
一身米色薄呢大衣,讓50余歲的省監察廳副廳長謝雙成委員格外神采奕奕。首次參加全國兩會,他心中懷的是中國夢,言語中體現的盡是浙江情。
“這次全國兩會是十八大之后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是在實現中國夢的關鍵時期召開的。浙江要抓住發展機遇,進一步向建設物質富裕精神富有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浙江邁進。”站在全國性的參政議政舞臺上,他關注的是政府職能轉變,建議在富陽大部制改革的經驗基礎上,加快推進國家行政體制改革,轉變政府職能,建設服務型政府。
另一個讓他牽掛的是舟山群島新區建設。今年1月,國務院批復《浙江舟山群島新區發展規劃》,他呼吁國家對舟山群島新區給予更多的政策支持,讓藍色夢想真正轉變為現實。
徐向東委員:以質量提升履職實效
“政協委員履職要有實效,必須首先提升履職水平,提高履職質量。”民盟省委會副主委徐向東盡管是首次擔任全國政協委員,但有了連續三屆擔任省政協委員的“底氣”,談起履職來自信滿滿。
提案是政協委員履行職責的重要形式,一些委員過于注重提案數量而忽視質量,從而影響了履職實效。徐向東深有體會地說,委員在準備提案過程中,應該充分考慮提案能否促進工作,是否具有操作性,只有把握住了這些“竅門”,才能通過提案更好地發揮委員作用。
作為全省民盟盟員的代表,徐向東表示要竭盡所能為教育發展獻計獻策。“全國目前有8000多萬殘疾人,但專門針對殘疾人的教育非常薄弱,我們不能讓他們只停留在認字階段。”他建議,整合優化現有的教育資源,向殘疾人特殊群體傾斜,進一步提高殘疾人教育水平,推進全民教育。
黃廉熙委員:帶著基層聲音來北京
省知聯會副會長黃廉熙的電腦里,4份準備提交的提案已經改了多次。她坦言,全國政協委員的稱號,是一份榮譽,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
為了這份責任,她把春節假期用于調研和思考;為了這份榮譽,她在律師本職工作之余,將視角牢牢鎖在民生上。凝聚民意、反映民生、發揚民主……“民”字是她提及率最高的字眼。
“現在大氣污染越來越嚴重,PM2.5居高不下,水污染難以根治,環境問題關系百姓切身利益,保護環境刻不容緩。”這些建議都來源于她平時的觀察與思考。不管工作多忙,她都利用各種機會、各種方式收集民意,傾聽民聲。在她看來,把基層聲音帶到北京,把百姓呼聲帶入會場,這是一名政協委員的光榮職責與使命。
用戶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