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前排的探出身子,后排的干脆站起來;這邊的揚揚手,那邊的把手舉過頭頂……小小的話筒,成了省政協委員眼中的“寶貝”。1月26日下午,省政協會議舉行“民生問題”專題座談會。現場可以用“火熱”一詞來描述。
看到如此火熱的場面,想必很多人會心頭一熱。這些天來,記者親眼目睹不少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帶著三四份甚至七八份建議而來。有些代表、委員不會用電腦打字,就用鋼筆謄寫在紙上,用鉛筆逐句修改,足見他們心系民生之情懷。
在兩會上,為什么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建言獻策這么積極?有關部門的重視和積極回應,無疑是鼓舞他們踴躍發言的重要因素。
不過,也有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感慨:平時有些地方部門對他們的意見建議的反饋、落實還不夠積極主動。
我們一直強調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要履職常態化,但真正鼓勵他們積極建言獻策的,記者認為,不該只靠他們的自身認識,還要靠相關部門為他們建言獻策“架橋鋪路”,確保他們在建言獻策之后能看到變化和效果。因為,這不僅關系到代表、委員在民意表達體系中所處的地位,也關系他們反映的問題能不能得到黨委、政府重視并得到妥善解決。我們希望平時各地各部門對代表、委員的意見建議的反饋和落實要更加積極主動些。
用戶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