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11月的北京城秋光正好。原本以為我省出席十八大的基層代表抵京后,會忙里偷閑,四處走走看看,但記者發現他們沒有外出,都忙著準備參會的各項工作:有的學習文件,有的搜集相關材料,有的修改發言內容……那股認真履職的熱情讓人印象深刻。
7日一早,韓喜球代表坐在案頭,眼睛盯著電腦屏幕,手指不時敲擊鍵盤。在她的電腦桌面上,大多是有關海洋經濟、海洋科技、海洋文化、大洋科考和人才建設等方面的資料。為了更好地履職,這位來自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的女研究員前期經過深入調研,收集到很多第一手材料。
韓喜球說,昨天她到駐地后沒有出去,一直忙到今天凌晨兩時許才休息。“平時工作很忙,前天還在廈門參加首屆海洋女科學家論壇,前天深夜才飛回來,所以必須充分利用會前的最后一點時間抓緊整理材料。”
“不累嗎?”記者問。“我們搞科研工作的,熬夜是常事。”她笑笑說,又把目光轉向電腦。
中午時分,記者在駐地餐廳遇見了身為臺州大陳實驗學校校長的翁麗芬代表。她匆匆吃完飯,便往房間里趕。“下午要開會,得把中午時間利用起來。”她說。記者見她的身邊放著一本鮮紅的黨章,里面圈圈點點,有些地方加了下劃線,還添上一些注釋。“根據形勢和任務發展變化,黨的十八大要對黨章進行修改,我得做足功課才行。”
作為一名來自金華市公共交通系統的代表,金建嬋專門搜集整理了有關公共交通發展的材料,希望能推動公共交通事業的發展。
窗外華燈初上,當記者見到蔡芳英代表時,發現她的臉色有些發白。一問才知道,原來由于舟車勞頓,她身體有些不適。不過,她只是稍作休息,馬上就專注地開始準備會議材料。“作為一名紡織行業的基層代表,我更關注傳統行業如何轉型升級,加快發展。”蔡芳英說,這兩天趁著休息時間,她還到一些企業代表的房間去取經,探討這方面的問題。“重任在肩,時間很寶貴,分分秒秒都不能浪費。”
用戶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