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12年04月09日 來源:聯誼報 作者:湯媛媛 時間: 版面: 字號:[
大][
中][
小]
本網訊 就業、社保、醫改、計劃生育、樓市調控、食品安全——今年溫家寶總理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格外引人關注。
民為邦本,本固邦寧。這一個個民生問題,是我省全國政協委員歷年關注的焦點。今年也不例外,委員們就民生舊題獻上諸多新策。
受國內外各種因素影響,我國今年的就業形勢將非常嚴峻,城鎮需就業的勞動力達2500萬人,比“十一五”時期的年均數多100萬人,其中高校畢業生達到680萬人,是本世紀初的6倍多,就業壓力巨大。徐輝委員建議通過降低市場準入門檻、加大財稅政策扶持力度、加強電子商務教育培訓、大力扶持電子商務平臺等措施,進一步拓寬就業渠道,大力推進網絡就業。
近年來,我國東、中、西部和城鄉不同區域已開始進行地方性公共文化服務立法實踐。然而,由于上位法的長期缺位,地方性公共文化服務立法各異,各地差別很大,限制了地方立法成效的良性發揮。盛昌黎委員建議,將公共文化服務立法列入全國人大2012年議事日程,為地方在公共文化服務建設及立法方面提供必要指導。
民以食為天。高天樂委員在提案中呼吁,我國的食品安全問題已經直接影響到了國計民生和居民的幸福指數。他認為,從三鹿“三聚氰胺”事件到雙匯“瘦肉精”事件,再到近期思念、三全的“細菌門”,層出不窮的食品安全問題牽涉到很多行業龍頭企業。歸根到底,就是食品安全的違法成本較低。建議政府各相關部門采取強硬措施,嚴厲處罰違規企業,從行業準入、經濟處罰、刑事責任追究等方面加大懲罰力度,增加企業的違規成本。
近年來,各種原因導致的醫療糾紛不斷增多,處理難度日漸增大。連建偉委員呼吁,在法律法規完善、醫療體制改革、社會保險改進、醫院管理加強、媒體導向轉變、社會教育加強、政府處置得力等方面多管齊下,解決群體性醫療事件。建議由第三方機構實行獨立調查、獨立處置,免費服務,以避免政府干預,增加事故處置的透明度和公正性,減少患者投訴成本。
保障和改善民生,需要用改革的辦法來破解民生難點。交通擁擠已成為我國城市發展的社會通病。鞠雅蓮委員認為,道路資源的增加是一個比較長的過程,從中短期看,提高營運車輛的使用率,不失為解決道路擁堵的一個有效辦法。建議在全國部分中等城市實行出租車規范搭車、私家車有償拼車試點,條件成熟后在其他城市推廣。
推進社區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加強有機蔬菜的認證和標志管理;完善兒童食品添加劑相關規定;強化網購食品安全監管;進一步推進民辦教育發展;加強地下水污染防治;讓改善性購房等自住需求得到實惠;解決春運交通難題……
民生連著民心,民心凝聚民力。我省全國政協委員們一條條關于民生的新策匯聚成了一個聲音——伴隨經濟社會發展,各級黨委、政府必須在更高起點上做好民生工作,以更大力度保障和改善民生,讓人民群眾更多地享受改革發展成果,提高人民的“幸福指數”。
用戶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