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12年03月04日 來源:浙江日報 作者:顧瑞珍 劉詩平 時間: 版面: 字號:[
大][
中][
小]
本網訊 全國政協十一屆五次會議2日下午在人民大會堂舉行新聞發布會,大會發言人趙啟正發布新聞并回答中外記者提問。趙啟正宣布,全國政協十一屆五次會議定于3月3日下午3時在人民大會堂開幕,3月13日上午閉幕,會期10天。
目前,大會各項籌備工作已經就緒。截至2日中午12時,在2262名政協委員中已經有1501名到大會秘書處報到。大會已收到提案792件、大會發言稿429份。
履職取得新進展
趙啟正介紹,2011年是中國“十二五”開局之年,全國政協緊緊圍繞國家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建設中的重要問題,以及人民群眾普遍關心的問題,進行了廣泛的調查研究,積極反映社情民意,有效開展政治協商,向中共中央和國務院提出了許多重要意見和建議,履行職能的各項工作取得了新進展。
他介紹說,一年來,全國政協提案超過6000件,提案內容廣泛,針對性強,效果明顯。圍繞“十二五”規劃實施過程中重大問題的調查研究和協商議政,先后組織開展考察視察和專項調查85次。召開加快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專題議政性常委會議,向中共中央報送了一批高質量的意見和建議。
此外,召開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專題協商會,提出促進城鄉文化一體化發展,推動文化基本服務體系建設等建議,得到了中共中央高度重視和采納,在中共十七屆六中全會文件中得到了充分體現。
他介紹說,去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全國政協舉辦了一系列有影響的紀念活動,進一步凝聚了中華兒女的智慧力量,為推進祖國和平統一大業和民族復興偉業作出了重要貢獻。
要堅持改革開放不動搖
在回答記者關于政治體制改革的問題時,趙啟正說,20年前,鄧小平同志告誡我們,改革開放越前進,承擔和抵御風險的力量就越強。我們處理問題要完全沒有風險不可能,冒點風險不怕。今天,中國的改革開放已經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國內外環境也發生了深刻變化,一方面深化改革的基礎更加堅實了。另一方面,人們對進一步改革的認識也越來越有共識。此時,我們重溫鄧小平同志的南方談話,回顧上世紀90年代初到現在的歷程,我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要堅持改革開放不動搖,我們會繼續堅定地前進。
他表示,政治體制改革要在深思熟慮、征求各方面意見之后才能進行。無論怎樣改革,都要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框架內進行。
合力改善環境空氣質量
我國新修訂的《環境空氣質量標準》正式發布,空氣質量問題受到記者廣泛關注。趙啟正回答記者提問時說,今天北京市的空氣質量是輕度污染,大概是PM2.5惹的禍。目前政府已經啟動了PM2.5的監測和空氣污染進一步治理工作,也公布了進程表。
趙啟正說,政協委員們認為,改善空氣質量需要政府、企業、公眾和媒體共同努力,僅僅依靠監測數據是不夠的。我們也呼吁企業減少污染,并積極參與空氣質量改善工作,媒體進一步擴大宣傳也是極為重要的。
趙啟正說,新的研究結果告訴我們,從大處看,城市空氣的污染源,汽車尾氣“貢獻”是很大的。從小處看,吸一支煙,可以使室內的PM2.5翻一番。一方面政府要加強改善空氣的措施,一方面公眾也要從我做起,要少吸煙、少開汽車、少放鞭炮。
內地和香港居民“口水戰”
有害無益
在回答關于近期部分內地和香港居民之間出現的“口水戰”問題時,趙啟正表示,兄弟姐妹彼此往來難免有磕磕碰碰的時候,一則廣告不能代表整個香港社會的看法,一句極端的語言也不能代表內地人的意見,“口水戰”有害無益。
趙啟正表示,至于“雙非嬰兒”之事,內地有關部門采取了許多措施,配合香港特區政府做了許多工作。內地公安部門不斷加強力度,打擊組織內地孕婦赴港生育的非法活動。
他認為,兩地的絕大多數公眾在交往中是融洽的、友善的,彼此也都有很多朋友。至于某些問題或者說是臨時問題引起的摩擦,只要多交流意見、多包容、多協商,總會解決的。
認真對待“未富先老”
關于中國的老齡化問題,趙啟正表示,中國的老齡化有自己的特點,就是“未富先老”,一般國家在人均GDP達到1萬美元以后才進入老齡化社會,而中國 3000美元時就進入老齡化社會了,政府和全社會都要認真對待。
趙啟正說,政協委員對老齡化問題一直很關注,展開過專題調研,并建議加大國家財政投入,鼓勵企業、民間組織和個人舉辦養老機構,創新機制,為老年人提供更有效的服務,營造一個尊老愛幼的社會氛圍。
趙啟正表示,經過努力,我們一定可以做到老有所養、老有所依。
中國企業“走出去”
尚處初級階段
在回答中國企業“走出去”的問題時,趙啟正說,中國企業“走出去”有很成功的例子,但總體上還處于初級階段,原因在于企業對國際市場還缺乏深入的認知和全面的把握,對國際慣例、通行規則還不夠熟悉,也不太善于與當地開展公共外交。
他說,政協委員們認為,企業“走出去”有兩方面的安全特別值得注意,一是人員安全,二是投資安全。本次大會之后,政協將開展一項調研,即中國企業“走出去”的公共外交。
用戶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