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后近看民主”暑期實踐活動來到嘉興秀洲區油車港鎮觀摩一場協商——
民生議事堂,有事好商量
據浙江日報 油車港,這個位于嘉興秀洲區東北的古鎮,地名里就帶著濃郁的水鄉氣息。千百年來,這里的人們傍水而居,因水而興。
7月28日,一場以水為主題的政協民生議事堂,在油車港鎮勝豐村舉行。
“歡迎歡迎!”小村召開的這場協商會迎來了一群年輕人。來自全國多所高校的9名大學生,在這里參加“00后近看民主”暑期實踐活動。
“我就是在水鄉長大的,聽說這次議題是關于‘水’,特別期待。”土生土長的嘉興人、外交學院大二學生王婧瑜說。
京杭大運河穿境而過,嘉興河湖密布、水網縱橫。位于市域北部濕地景觀核心地帶的油車港鎮也不例外。
“這些年,我們打造的天鵝湖未來科學城、勝豐村菱瓏灣3A級景區村莊、麟湖畫鄉非遺線等,都是一灣碧水釋放的‘生態紅利’。”主持人丁雷是鎮黨委副書記,也是政協油車港鎮委員履職小組組長。
“不過,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話鋒一轉,丁雷道出組織本場協商的緣由:要鞏固提升河湖整治成效,也要做大水清岸綠的“美麗經濟”,讓村民的“錢袋子”越來越鼓。
“民生議事堂都有誰參加?”中國政法大學法學專業大一學生嚴涵問。
“政協委員肯定少不了,他們來自各行各業,各有專長,這也是政協協商最大的特點和優勢。”丁雷說,另外還有政府有關職能部門負責人、村民代表、專家學者等。
“大家提提意見吧!”
“目前,我們區公共水域增殖放流的品種,還是青草鰱鳙四大家魚為主,比較單一。”秀洲區政協委員陸文燕是區水產技術推廣站副站長,研究淡水生態養殖多年。她說:“我建議,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增放蝦蟹、黃顙魚之類的名特優品種,這樣既可以豐富自然水域的生物多樣性,又可以提高人工增殖放流的經濟價值。”
“這個建議可以實現嗎?”嘉興學院大二學生陳夢佳,學的就是環境工程專業,對會上提出的問題和意見很關注。
“能!”勝豐村黨委書記范治新搶先回答,還分享了一個實例:去年5月,鎮民生議事堂為菱瓏灣召開的專題協商會上,有人提出動植物不夠豐富問題,鎮有關部門聽取意見后,在后期的建設過程中加種水生植物,并增投其他種類的魚苗、蝦蟹,不僅提高了河道自凈能力,也提升了景區顏值。
“現在河道里的水干凈多了,但感覺景觀中的‘土’味還不夠,希望在接下來的建設過程中,重現我們小時候的河蕩記憶。”
作為村民代表,勝豐村農民畫家丁巧英提出自己的想法。
你一言,我一語,現場氣氛熱烈。“如果議事中出現分歧怎么辦?少數服從多數投票解決嗎?”中國農業大學大一新生錢澤恒問。
“‘民主’并不等于簡單票決,重要的是讓每個人都能充分發表自己的觀點,在交流中增進理解、求同存異。”秀洲區政協副主席陸志芬說,在鎮街開展的民生議事堂,就是在基層強化政協委員作用,充分發揮協商民主、建言資政、凝聚共識等各項功能。
秀洲區政協提案委副主任李國華接過話茬:“除了在你來我往的溝通交流中形成共識,對于會上提出的意見建議,我們會以協商紀要的方式匯總整理,報送黨政相關部門。其中,對重點難點問題,可以根據情況通過民主監督、調研視察、民主評議等方式跟蹤推進。”
天色漸晚,熱鬧的協商會漸入尾聲,有關部門對意見建議一一作出回應。
“民生議事堂對百姓來說,真的很有用!”王婧瑜深有感觸:民生議事堂,讓政協委員與政府部門、專家學者、群眾代表圍坐在一起,商量百姓的事情,解決基層的難題。
走出會場,大家不時交流著。“協商協商,以前我對這個詞的意思理解不深,通過這次活動,我真切感受到了協商的魅力。”浙江大學大二學生姚孝軒說。
嘉興市政協提案委主任沈海明說:“商以求同謀良策,協以成事促發展。政協在鄉鎮、街道一級沒有機構,嘉興在全國首創民生議事堂,是推動政協協商向鎮街延伸、豐富‘有事好商量’的一種制度化探索,像這樣的民生議事堂,全省現在有1380多個。”
返程途中,看著車窗外美景美水,同學們興奮地說,在水鄉村莊,他們品出了帶有“泥土味”的民主“味道”。
用戶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