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
今年是浙江省委、省政府持續推進為民辦實事第17個年頭。17年來,通過歷屆省委、省政府堅持不懈的努力,切實解決了一大批民生熱點、難點問題,城鄉居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大大增強。
作為專門協商機構,省政協已經連續4年圍繞省政府為民辦實事候選項目,開展專題協商。
12月15日,今年的“為民辦實事·請你來協商”如期而至。省政協委員會聚焦哪些群眾“急難愁盼”的實事?又有哪些針對性的協商發言?錢江晚報《同心橋》欄目記者結合11位委員的發言,為大家進行了梳理。
據同心橋 現場
候車亭能否提升功能
讓老人能臨時歇息
浙江省人民大會堂的一間會議室內,省政協主席會議成員、省政府有關領導和省直部門有關負責人、省政協委員圍坐成回字形。
為準備這場“請你來協商”活動,早在1個多月前,省政協就組織發動34個界別組進行深入調研,聽取各界群眾意見,參與為民辦實事專題協商活動。
從現場的發言來看,11位代表各界別組發言的省政協委員,有備而來,直奔主題。
第一個發言的,是代表民革界別的省政協委員周堅紅。作為一名資深醫生,如何讓群眾在家門口享受優質醫療服務,如何緩解基層群眾“看病難”,縮小城鄉公共服務差距,是她和民革界別成員關心的問題。
“《浙江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實施方案》明確提出整合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深入實施醫療衛生‘山海’提升工程,推動縣級醫院醫療服務能力提檔升級。”為此,她提了兩點建議:一是要完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服務體系,建成“15分鐘醫療衛生服務圈”;二是要建強城鄉醫療服務聯系對接機制,推進醫療服務、醫療專家“雙下沉”。
代表民建界別發言的省政協委員計勇強,則聚焦起了身邊的“關鍵小事”。
“我們在調研的基礎上,希望政府今年把提升完善公共交通,解決‘乘車難’作為民生實事項目。”他說,“公交出行一直是政府倡導的重要綠色出行方式,涉及每個人,也是政府多年來持續跟進的民生實事。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民眾對出行便捷和優質服務的需求日益增加。”
會上,他提到了一個細節,“候車亭是否可以讓老人或候車人有臨時歇息的座位,哪怕有兩根木條。另外,站臺上能否多設立一些電子牌通報車輛信息,方便乘客及時掌握。”
會后,計勇強接受錢江晚報《同心橋》記者采訪時表示:“公交站臺是一座城市的形象窗口,把這些細致入微的小事做好,也是體現一座城市的人文情懷。”
建議
“一老一小”問題
依然是大家關注的焦點
錢江晚報《同心橋》記者梳理了11位省政協委員的發言,話題涵蓋了多個民生領域。
代表民進界別發言的省政協委員謝春鳳,關心教育資源均衡化,她建議“培養鄉村校長、骨干教師,培訓名師,外聘中小學體育教練員,探索實施‘優質師資特派員’制度”。
來自省工商聯界別的省政協委員林建良,則為關愛殘疾人發聲,他建議應“加大‘殘疾人之家’建設力度”。
發言中,最受大家關注的民生話題,依然是“一老一小”。
代表民盟界別發言的省政協委員徐燕峰提到,“當前我省老齡化、高齡化十分嚴峻,預計到2025年將達到1500萬”,如何最大限度減輕患者離世前痛苦,維護患者生命末期的尊嚴,真正做到讓“生者心安、逝者靈安”,為此她希望能重視臨終關懷服務。
代表農工黨界別發言的省政協委員田野提到,隨著老年人口急劇增加,如何讓他們老有所養、老有所樂,她建議:要繼續推進公建民營的養老模式,建立村(社區)居家養老綜合服務中心,新增夕陽紅食堂、新建城鄉老年大學(學堂)等。
代表臺盟臺聯界別發言的林平也提出,建議以社區治理能力現代化為落腳點,加快探索建設集“輻射鄰里”“兼顧老幼”“預約服務”“跟蹤診療”等多種功能為一體的普惠性照護點。
“學前教育服務體系建設是落實‘三孩’配套支持措施中不可或缺的一環,在調研過程中,育齡職工這方面的訴求比較強烈。”代表經濟界別發言的省政協委員桑均堯建議,要新(改)建托育機構、普惠性幼兒園,增加幼兒園資源教室等。
當了31年兒童醫生的省政協委員盛文彬,一直在關注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領域。代表致公黨界別發言時,他提到“青少年時期是身心發展變化的重要階段,也是最易引發心理問題乃至心理危機的階段”。
為此,他建議在全省學校建立心理健康輔導室,配備或培訓專業的心理輔導教師,全方位建立心理健康電子檔案、心理危機預防與診斷機制、心理健康巡回輔導機制。
手記
從“有沒有”到“好不好”
這場協商論壇透露了什么
連續多年參加省政協歲末的這場關乎你我的重磅“請你來協商”活動,每次記者都有不一樣的感受。
醫療、教育、交通、住房、“一老一小”等,看似每年都能聽到的民生熱詞,但這些“關鍵小事”“長遠大事”“特殊之事”“根本要事”的背后,卻飽含著委員們的為民情懷。
代表醫藥衛生界別發言的省政協委員徐潤龍,連續多年關注老百姓的“藥事”。
2019年,他在同樣的場合代表界別發言,建議“設立送藥上山進島便民服務點”,受到大家好評,并入選“民生實事項目”;次年,他建議的“建設民生藥事服務站”,同樣被采納。今年,通過開展界別調研、界別協商等活動,他代表界別再次發言,建議將新增民生藥事服務站、藥品安全智慧監管“黑匣子”、中藥生產基地規范提升工程納入為民辦實事項目。
“目前,全省完成建設民生藥事服務站364家,累計服務群眾38萬余人次,獲得了群眾的好評。”徐潤龍會后對錢江晚報《同心橋》記者說,“建議進一步將民生藥事服務站提質擴面,不是簡單的數據疊加,而是通過培育新服務站、提升老服務站、淘汰不達標服務站的‘新陳代謝’方式,久久為功,把好事辦好。”
民生實事,是老百姓對美好生活的真實向往。代表無黨派界別發言的省政協委員賁圣林,關注的新能源車充電樁問題就是其一。如何消除“里程焦慮”,他建議加快建設充電基礎設施。
正如會上主持人講的:17年來,我省為民辦實事項目的變化,事項從“兜底”向“優質”轉變,內涵從“基本需求”向“更加美好”轉變,受眾從“特殊”向“多樣化”轉變,解決了一批“有沒有”到“好不好”的問題。
用戶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