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至25日,省政協農業和農村界別二組委員到杭州市臨安區高虹鎮石門村、龍上村等地,開展“深化‘千萬工程’推進鄉村經營,促進農文旅融合發展”為主題的界別小組活動。組長蔣偉峰和宋迎新、吳建新 、黃凱美、卜偉紹、婁敏等6位委員參與活動。委員們實地考察龍上村文旅融合項目和石門村老街村莊經營項目,組織委員學習省政協有關會議精神,交流委員履職情況,提出參政議政意見建議,對下一步工作提出具體安排。
宋迎新委員介紹了將耕保條線工作與政協工作相結合,通過提案推動林耕置換試點部署,完成全國首創性耕地布局優化方案,并通過省委省府辦發文,把提案轉化為政府決策的履職成效。建議界別組要充分發揮自身作用,聚焦重點問題,探索通過推動碎片化耕地的集中連片和機械化,鼓勵大戶適度規模經營,有效提高比較效益,解決“誰來種地”問題,以保障糧食安全;探索現行政策框架下具有浙江特色的設施農用地復合利用標準與規范,找到農民利益與政策紅線的平衡點、鄉村振興與耕地保護的平衡點,以保障農業用地。
吳建新委員交流了通過政協履職途徑推動非法捕撈行政處罰與刑事處罰銜接,聯合四部門形成會議紀要,彌補上位法缺失,在司法層面有力推進八大水系禁漁工作的情況。建議結合“千萬工程”在鄉村美的可持續投入、產業興的促農增收和在法律法規準許范圍內如何引導工商資本帶動村民致富實現“益利雙全”、長久共贏等方面深入調查研究。
黃凱美委員介紹了積極參加學習、培訓和活動等方面的履職情況。反映在農技推廣方面普遍存在機構人員缺乏、基層人才不足、項目成效難以衡量、科技特派員兩年派遣期與農業科技研發長周期相矛盾等問題。建議要加強與基層溝通,切實了解農民的所需、所求、所盼,將農民的真實訴求體現到科研項目中。
卜偉紹委員介紹了上半年完成提案和提交社情民意情況。結合履職工作實際提出,建議要在用好規則的前提下,幫助基層理解政策、把握政策,從提高種糧比較效益、傳承傳統農業文化遺產、保護生態提高農產品品質、保障水產品生產用地等方面,有效完善推廣“稻魚共生”等復合型農作制。
婁敏委員重點介紹了推動工商資本投入石門村、龍上村、大山村所展現的農旅融合、示范引領的實際成效。建議鄉村運營要切實提高農民群眾的參與度,讓他們看到實實在在的效益。要針對農旅融合存在的淡旺季共性問題,通過探索田園養老、森林康養等項目,吸引城里人較長時間到鄉村生活,帶旺鄉村發展。
蔣偉峰組長對今年以來界別組的工作作了總結,對下一步工作提出具體要求。按照省政協的工作部署,在省政協農業和農村委指導下,農業和農村界二組認真抓好自身建設,積極參政議政、反映社情民意、有效服務社會,取得較好工作成效。一是認真組織學習。組織委員參加主題讀書群活動,推動線上線下讀書學習,結合委員專題讀書活動加強委員心得體會溝通交流,積極參與農業和農村委分黨組主題教育活動。二是開展專題調研。完成“提高農村消費水平”重點課題調研中《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推進農戶持續增收有效路徑》分課題。參與陳小平副主席牽頭的“加快建設質量強省”、完善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務制度等專題調研,提交《多渠道增加學位 提升公辦學校就讀比例——完善外來務工人員隨遷子女義務教育同城待遇的建議》課題報告。三是履行委員職責。積極參與“深化‘千萬工程’、建設美麗鄉村情況”省市縣三級政協專項集體民主監督,結合本職工作,采取實地監督與線上監督、“明察”與“暗訪”相結合,察實情、出實招、求實效,提出具有建設性的意見建議。結合本職工作提交提案,深入農村一線收集反映社情民意,有力推動參政議政成果轉化為政府決策。四是完成全國政協和省政協交辦的重點任務,分別對山區、海島地區落實“千萬工程”的實踐探索提交了調研素材。
蔣偉峰強調,界別組委員發揮作用更加突出政治味、政協味、實干味。一要提高委員意識,融入政協。處理好本職工作與委員身份的關系,積極參與政協活動,深入了解基層需求,努力幫助解決問題,展現政協委員風采。二要加強組內溝通,融入集體。在農業產業用地、宅基地審批管理、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等難點熱點問題上,發揮協同協作,取得政策協同效應。三要積極建言獻策,融入全局。加強“千萬工程”、“誰來種地”、耕地保護、鄉村經營、共同富裕等問題的調查研究,推動宏觀部署與問題聚焦并濟、頂層設計與百姓關注同頻、政策謀劃與取得實效共振,認真謀劃界別二組團體提案,提高建言資政能力與水平。
用戶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