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14年05月21日 來源:省政協民族和宗教委員會辦公室 作者: 字號:[
大][
中][
小]
本網訊 5月15日,省政協民宗委組織部分委員赴臨安市太湖源鎮眾社村,就“助力五水共治五教同行建設美麗民族村”開展民主監督。委員們直奔貫穿眾社村的苕溪支流,在沿溪防洪工程現場實地察看建設情況。雨后的土道泥濘路滑,委員們深一腳淺一腳,不顧泥水臟了鞋褲,邊走邊看邊問,一直走到壩頭。實地察看后,委員們與市鎮村干部座談,從五個方面聽取介紹、了解情況。委員們感到:一是“五水共治”宣傳動員到位。眾社村兩委從及時研究如何保持河道整潔、暢通、無污染,到發動黨員干部義務勞動除垃圾、清河道,從分段包干落實河道長職責、落實專職保潔員,到設置固定宣傳標語牌,使“五水共治”家喻戶曉。二是“五水共治”工作進展順利。村里成立了“五水共治”領導小組,排出了防洪納污工程進度表,目前防洪工程一期600米已完工、納污工程也完成了農戶初期調查工作,得到市領導肯定。三是政府對“五水共治”的配套措施非常重視。臨安市把眾社村列為2014年要治理完成的村,市鎮領導干部多次臨村指導,并請專家為眾社村設計污水治理規劃。三是對當地開展“五水共治”的意見建議符合實際。座談會上,有同志認為上級號召、領導講話很好,但考核機制還不很實際;有同志認為每次搞創建,往往急功近利,先是千方百計爭取,驗收達標,但由于后續配套資金跟不上或不到位,成為擺設工程,“五水共治”千萬不能再這樣,要作為系統工程常抓不懈;還有的同志認為,公共財政二次分配對“五水共治”的資金,要縣一級統籌更好,不要條條搞創建。五是宗教公益慈善捐款用于“五水共治”效果很好。眾社民族村是杭州市佛教協會和靈隱寺對“五水共治”捐款的結對村,50萬資金已經到位、所實施項目進展情況順利、資金??顚S霉_透明。座談中,委員們還詳細了解了村里納污工程“路線圖”、無動力污水處理點、農家樂分布、垃圾收集安排和集體經濟等情況,建議進一步做好宣傳發動,強化社會共治理念,真正讓老百姓感到“五水共治”是大好事,人人參與,機制長效。
用戶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