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聯誼報 6月8日傍晚時分,浙東山城天臺縣的仲夏暑氣開始消散,而縣行政中心、中醫院、婦計中心等會議室里的氣氛正在升溫,10場各具特色的主題講座陸續舉行,拉開了2022年省政協“送衛生下鄉”活動的帷幕。
當晚首場講座,省政協副主席、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院長蔡秀軍圍繞“創新推動醫院高質量發展”主題,從“國際化”“精細化”“智慧化”等關鍵詞切入,分享自己多年的心得體會,講座主會場設在天臺縣行政中心,遠程視頻連線臺州其他縣(市、區)18個分會場,全市相關醫療單位管理人員近千人一起參與學習互動。
“干貨很足、收獲頗豐。”“創新思維、很受啟發。”……聽完講座,大家意猶未盡。
9日,“送衛生下鄉”活動組織了27名委員、專家和8名相關工作人員,深入縣疾控中心、人民醫院、中醫院、赤城街道塔后村,開展義診活動、專題講座等,把高質量醫療服務送到群眾家門口。
“別擔心,先觀察3至5個月,后續手術方案交給我……”在縣人民醫院泌尿外科診室里,省政協委員、省人民醫院副院長張大宏細心地向患者王大伯囑咐著注意事項。王大伯今年57歲,因身體不適,準備下周前往杭州看病,得知有名醫要來天臺后,讓兒子第一時間掛上了張大宏的門診號。“省城的專家跑過來為我看病,服務送到了我的心窩里!”
“今年是我第10年參加省政協‘送衛生下鄉’活動。”這些年來,張大宏對“守護”兩字有了更深的理解——“守”的是醫生委員初心,“護”的是人民群眾健康。
省政協委員、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常務副院長裘云慶也是“送衛生下鄉”活動的“老熟人”。于他而言,這項活動是一條溫情紐帶,不但能服務更多群眾,還能了解獲取基層的一手民情民意,有力促進本職工作開展和委員作用發揮。
“老熟人”熟門熟路,“新面孔”新人新貌。中國科學院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浙江省腫瘤醫院)院長助理、結直腸腫瘤內科主任醫師朱利明第一次參加省政協“送衛生下鄉”活動,與他一道前來的還有“新面孔”——一輛移動CT車。
朱利明介紹,此次活動,醫院派出了移動CT車和一支包括專家醫生、技術人員等在內的9名“精兵強將”來到塔后村,通過移動CT、超聲影像等檢查手段,篩查肺部、乳腺腫瘤和甲狀腺疾病,更好地為基層群眾提供服務。
“這么新穎的車,還是頭回見。躺到車里的床上,1分多鐘就檢查完了。”村民陳大伯早上7點多就來到村委會小廣場候檢。“以為還挺早,沒想到已經有不少人在排隊了,希望以后多些這樣的活動。”
設立周堅紅委員名醫工作室,接診272人次,為80余名醫務工作者答疑解惑,舉辦專家講座10場、惠及2400余人次,通過移動CT車和超聲儀開展檢查205人次,確定7個長期幫扶項目……此次“送衛生下鄉”活動成果的背后,彰顯的是履職為民情懷、展現的是委員醫者仁心。
接下來,省政協“送衛生下鄉”活動還將赴衢州市常山縣開展分送活動,助力山區26縣公共服務優質均衡發展。
用戶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