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學習主線,夯實共同思想政治基礎。加強政治理論學習,抓好委員隊伍的理論學習,采取線下與線上相結合的辦法,通過“港澳華僑委員之家”微信公眾號和《工作通訊》等平臺載體,引導委員、特邀委員積極開展學習活動,在學習交流中凝聚共識。
圍繞專項工作,確保重點履職取得實效。認真開展查找短板專項工作,針對浙江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短板和政協履職工作的短板,共梳理出3個方面9條意見建議,組織委員全面查找短板,整理形成了《我省民營經濟出口的短板》《我省現代職業教育與發達地區差距的短板》《我省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工作中存在的“短板”》等8篇材料編入《省政協參與查找我省各項事業發展短板情況匯總》,同時將委員查找短板的意見建議轉化為政協信息上報。
持續深化開展“五水共治”民主監督活動,先后組織16名委員到紹興、寧波、舟山三市8個縣(市、區)、15個鄉鎮、21個行政村,持續深化開展專項集體民主監督活動。督查后,認真梳理發現的問題,及時形成監督報告上報。
謀劃好重點活動,注重體現工作特色。上半年,本委與民革省委會共同承擔了省政協重點課題“加快發展我省民宿經濟”分課題調研任務,在實地考察、蹲點調研之外,發動委員、特邀委員收集歐美、港臺民宿經濟的資料,委員、特邀委員通過各種途徑從日本、德國、英國以及香港、臺灣等10多個國家和地區寄發來有關發展民宿經濟的資料70多份,及時將資料分類梳理匯編成近10萬字境外民宿的資料,提供調研組參考,并完成了《借鑒境內外民宿經濟發展經驗,加快發展具有浙江特色的民宿經濟》分報告。
認真組織港澳華僑委員、特邀委員開展了國際產業合作園建設和浙臺(玉環)經貿合作區建設委員視察活動,根據委員、特邀委員的意見建議,整理形成視察報告,報省委、省政府。
同時,針對港澳華僑委員的特點,積極做好全會、常委會議到會率的聯絡協調工作,并為委員履職提供優質服務,做好委員提案和大會發言組織工作。
搭建四個平臺,為委員參政議政奠定基礎。一是發揮好香港浙江政協委員聯誼會的作用,搭建委員聯絡管理的平臺;二是辦好“港澳華僑委員之家”微信平臺,搭建交流、議政平臺,開展發展民宿經濟、跨國并購重組等課題的討論,委員、特邀委員積極建言獻策,上傳了大量的信息資料和意見建議;三是辦好微信公眾號和《工作通訊》,搭建學習咨詢平臺,為委員了解國情、省情以及政協工作動態提供便利,今年1~6月,微信公眾號共發布24期共120條信息,編輯《工作通訊》共6期25篇文章;四是抓好社情民意信息,搭建委員常規履職工作平臺。
用戶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