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15年01月20日 來源:聯誼報 作者: 字號:[
大][
中][
小]
2014年,省政協港澳臺僑和外事委員會注重發揮優勢,積極開拓創新,認真履行職能,較好地完成了各項工作任務。
圍繞中心,積極履職建言。積極參與“萬名委員同行、助推五水共治”活動,重點做好宣傳引導、委員視察、獻計出力三方面工作。充分利用“港澳華僑委員之家”微信平臺,及時通報我省“五水共治”工作進展和省政協開展“五水共治”民主監督活動情況,鼓勵和引導委員“就地就近就便”參與“五水共治”活動。4月28日至29日,組織民革、僑聯界別和特邀一組(港澳華僑)38位委員赴寧波市北侖區、慈溪市開展美麗鄉村建設和污水治理情況的視察活動,根據委員們意見建議整理形成的視察報告,分別得到了王輝忠副書記和黃旭明副省長的批示。一年來,港澳華僑委員和特邀委員通過各種方式和各種渠道,提出關于“五水共治”的意見建議20多條,捐款443萬元。
開展加快境外經貿合作區建設調研和跨境經貿合作區建設委員考察。組織委員就“加快境外經貿合作區建設、創新對外投資方式”進行專題調研,向省委省政府報送《加快境外經貿合作區建設,再創浙江開放發展新優勢》調研報告。組織港澳華僑委員一行30余人赴云南就跨境經貿合作區建設情況進行考察,形成的考察報告得到了省委夏寶龍書記的批示。做好政協協商民主的各項工作,協助督辦“關于整合建立浙商投資公共信息服務平臺的建議”的提案,通過面對面的交流探討,增進了共識,提高了提案辦理實效。為做好特邀一組“以地標產品為抓手,推進我省食品安全工作”提案的督辦工作,主動加強與省質量技術監督局的溝通聯系,取得共識。圍繞“加快境外經貿合作區建設、創新對外投資方式”開展專題調研,與省商務廳就推進境外經貿合作區建設的具體舉措開展對口協商座談,進一步豐富和完善調研報告。就省委《關于建設美麗浙江創造美好生活的決定》(征求意見稿)和《關于全面深化法治浙江建設的決定》(征求意見稿)以及“圍繞省政府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加快政府職能轉變重大部署”,提出書面協商意見。全力協助并積極參與“我省土地流轉的現狀及對策建議”和“加強我省基本僑情調查工作”的界別協商活動,使協商活動取得良好效果。組織特邀委員開展跨境電子商務考察,《加快跨境電子商務發展,打造智慧絲綢之路》的考察報告,得到省委書記夏寶龍的批示。
積極探索,創新履職載體。創建“港澳華僑委員之家”微信平臺,包括“委員微信群”和“微信訂閱號”。目前,微信群共有委員88位,微信訂閱人數105人。通過信息工作發揮港澳華僑委員和特邀委員獨特的履職作用,聘請了38位特約信息員,去年共收到信息47篇。其中,《加強東部沿海地區新生代外來穆斯林服務與管理》被全國政協辦公廳單篇采用,并獲全國政協2位領導批示。轉送省僑辦的《有關成立浙江海外華文媒體聯盟的建議》,對浙江海外華文媒體聯合會的成立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搭建履職平臺,發揮委員主體作用,“香港浙江政協委員聯誼會”積極組織香港委員學習中共和省委有關重要會議精神,踴躍撰寫政改意見書,邀請立法會主席及有關議員舉辦“香港政制發展”、“香港的管治問題”等專題講座,引導香港政協委員在香港政治、社會事務中發揮積極的作用。在香港“反占中”活動中,聯誼會組織委員遞交“保和平保普選”簽名表1288份,有26名委員參加“8·17”大游行。同時還在香港大公報、文匯報、經濟日報、星島日報和成報刊登聲援廣告,并撰文譴責非法“占中”、全力支持香港特區政府依法施政,發出“正能量”。在第18屆浙江旅外鄉賢聚會上忻元甫委員榮獲省政府授予的“愛鄉楷模”榮譽稱號。借鑒“聯誼會”的做法,成立了澳門委員聯絡處、華僑委員聯絡處和杭州地區特邀委員聯絡組。9月24至25日,港澳臺僑和外事委員會首次召開政協公共外交理論與實踐研討會,各市政協和部分縣(市、區)政協港澳臺僑(和外事)委領導,省政協華僑委員、港澳臺僑和外事委特邀委員100多人聽取專題報告,開展互動交流。11月24至27日,與省僑聯合作開展了“2014友好中華·僑聯五洲”公共外交活動。
改進作風,盡心服務委員履職。一年來,港澳臺僑和外事委領導利用各種時機開展走訪,聽取委員意見,根據走訪計劃,共走訪委員87名。加強與省“五僑八臺”和對口部門、全國政協以及兄弟省市政協港澳臺僑和外事委員會的聯系。協助全國政協外事委員會在浙江開展“二十一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專題調研。召開全省政協港澳臺僑和外事工作座談會,總結交流各市、縣(市、區)政協港澳臺僑(和外事)委員會的工作情況和經驗。
用戶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