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下午舉行的省政協民生協商論壇,聚焦“推進‘浙有善育’體系建設”協商議政。會前,省政協主席黃莉新帶隊到湖州調研。省政協副主席周國輝帶領省政協人資環委有關委員和浙江大學專家組成的課題組,赴有關部門以及杭州、舟山、麗水等地開展專題調研。省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主任華宣奎結合前期調研情況在本次論壇上作重點發言。摘錄如下:
存在問題
在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過程中,實現人口長期均衡發展是一項系統工程,尚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
①人口長期均衡發展的社會共識缺乏;
②育齡人群的生育潛能尚未釋放;
③鼓勵生育的政策服務供給不足。
建 議
1.進一步凝聚社會共識
各級黨委政府應充分認識到人是發展的基本要素和動力,一切經濟社會的發展都是為了人,加快打造有利于實現“浙有善育”的制度環境和文化環境。
用人單位要充分認識人力資源是第一資源,認真落實“浙有善育”的各項舉措,為適婚適育人群創造良好的婚育環境。
家庭要切實認清婚姻觀念在不同發展階段的不同內涵,讓責任共擔、幸福共享、尊重母親成為一種家庭文化。
2.進一步加強頂層設計
科學統籌協調。建議成立省人口均衡發展領導小組,對全省人口工作進行頂層設計。應明確托育服務和幼兒園的主要定位為嬰幼兒的平安快樂健康成長,不宜賦予過多的學前學習功能。
構建有利于“浙有善育”的制度體系。完善支持生育、推進“浙有善育”的制度體系。增強生育政策的包容性。對非婚生子女在落戶、入學等政策上應一視同仁。
完善評價監測體系。研究制定人口評價指標體系,建立健全覆蓋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人口監測網絡。
3.進一步強化政策保障
全面降低孕育成本。增加財政補貼,將生育險參保范圍擴大到靈活就業人員和城鄉居民,將技術成熟、安全可靠、費用可控的治療性輔助生殖技術按程序納入醫保支付范圍。統一生育費用報銷政策,按基本醫保項目予以報銷。落實《浙江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增加產假獎勵假的生育津貼。
綜合降低育兒成本。全面落實國務院關于設立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的通知,探索出臺有利于育齡家庭特別是再生育家庭的優惠政策,實行一孩、二孩、三孩梯次精準補貼。
加大公共資源保障力度。強化基礎教育、基本醫療供給保障。在與二孩、三孩家庭密切相關的公共政策方面加大支持力度。
4.進一步保障女性權益
研究制定男女共擔育兒責任的制度。全社會要樹立男女共擔育兒責任的理念,從源頭上消除對育齡女性的就業性別歧視。積極探索男女相對平等的育兒假措施,并明確“家庭-單位-政府”三位一體的成本分擔比例,通過法律、政策等予以明確。加大對育齡婦女的就業支持。加強女性權益的保障監督。加強監管,及時糾正和查處對育齡婦女的歧視行為,并納入社會信用制度體系,關聯企業信用等級評定,增加用人單位違法成本。
5.進一步提升服務水平
大力發展普惠托育。將0-3歲托育機構建設盡早納入基本公共服務,研究制定與幼兒教育相銜接的普惠教育基本公共政策。將托育機構建設納入區域發展規劃,加快形成5分鐘、15分鐘公共服務圈。采取資金直補等政策扶持引導,支持社會力量通過“公辦民營”“民辦公助”等模式參與托育服務。衛健、住建、消防部門要大力協同,努力提高托育機構的備案率。
科學規范托育機構服務。進一步探索“托幼一體化建設”試點,盡快明確相關人員從業標準,建立托育機構工作人員職稱評審體系和職稱晉升渠道。支持高等院校設置嬰幼兒照護服務相關專業或開設相關課程,開展多種形式的免費培訓。
強化智能安心托育。搭建“1+5+N”集成應用體系框架,全面推進“浙里辦”“入托一件事”“辦托一件事”,推進機制重塑、流程再造,實現嬰幼兒照護的智慧化管理。
用戶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