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至14日,省政協港澳臺僑和外事委會同社會和法制委,就我省港澳臺僑居民身份證件同等法律效力問題開展專題調研。
今年省“兩會”期間,部分港澳華僑委員、港澳臺僑代表人士反映,港澳居民來往內地通行證(俗稱回鄉證)、臺灣居民來往大陸通行證(俗稱臺胞證)、港澳臺居民居住證(簡稱居住證)和華僑護照等,在內地使用仍受諸多限制,特別是部分人士健康碼無法查詢核酸檢測結果和疫苗接種情況,在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給工作生活帶來了諸多不便。
13日下午,港澳臺僑和外事委、社會和法制委,召集省衛生健康委、省大數據局和支付寶公司,圍繞港澳臺僑居民健康碼查詢、支付寶掛號、“浙里辦”身份認證等具體問題開展座談交流,查找關鍵癥結,商討解決辦法。14日上午,社會和法制委主任劉樹枝、港澳臺僑和外事委主任童亞輝帶隊赴省公安廳調研,了解我省港澳臺僑身份證件發放推行情況,及其主要功能、法律效力,并對居住證與回鄉證、臺胞證功能互聯互通進行了探討交流。
大家一致認為,我省是開放大省、僑務大省,在浙港澳臺僑居民人數眾多、影響力大,為我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保護他們的權益,方便他們工作生活,是各有關部門的共同責任。
省政協社會和法制委主任劉樹枝充分肯定了省公安廳等相關部門和社會組織,為保障港澳臺僑居民權益、方便居住生活所做的工作。省政協港澳臺僑和外事委主任童亞輝進一步強調,要以數字化改革為牽引,一是摸清身份證件使用限制的“底數”,確定功能優化重點和方向;二是謀劃身份證件管理的“路數”,以制度重構、流程再造、系統重塑,逐步推進多證件數據互通、身份互認、功能互聯;三是拿出解決迫切問題的“招數”,拉出問題清單,以健康碼查詢核酸檢測結果和疫苗接種情況為突破口,部門協同作戰,個案分析推演,由點及面、由易及難,逐步賦予港澳臺僑居民身份證件同等法律效力,不斷增強幸福感、獲得感和認同感,凝聚人心和共識。
會上,省公安廳、省衛健委、省大數據局有關負責同志作了回應發言,并表示將進一步深化數字化改革成果,采取針對性措施,為在浙港澳臺僑居民工作和生活提供最大便利,為我省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增添動力。
用戶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