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同心苑 談履職、述民生
訴情懷、話期待
今天上午
省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開幕前
“委員通道”集中采訪活動
正式開啟
6位來自
各個界別、不同行業的
省政協委員走上通道
圍繞大家關心的熱點
接受記者提問
聽聽他們說了啥
記者:現在圍繞中學生的教育問題,社會上討論很多,家長們也有一些焦慮。您作為一名教育界委員,認為在中學生的成長中,需要培養和關注什么呢?
蔡小雄:我先向大家分享一個故事:一位語文老師在丹桂飄香之際,問班里學生有沒有去賞桂,好多學生說沒有;他又問桂花有幾片花瓣,結果全班竟無一人知道,這讓他很感慨。
我也很感慨。我們的學生不能兩耳不聞窗外事,應該用心體驗生活的美好,并且把目光投向更廣闊的世界。
所以,我要說的是:教育需要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和家國情懷。
有知識不等于有文化,文化產生于對人文精神的觸摸和感悟,而人文精神的背后則是家國情懷。
青少年階段是人生的“拔節孕穗期”,心智逐漸健全,思維進入活躍狀態,最需要精心引導和栽培。首先要培養的就是學生的家國情懷,把愛家和愛國統一起來,把實現個人夢、家庭夢融入國家夢、民族夢,把家國情懷作為青少年的立身修德之本和成長成才之基。
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
“而今更篤凌云志,莫教冰鑒負初心”,我們希望青少年能夠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上,成為接過歷史接力棒的主力軍。也希望社會、學校和家長等各方面都能夠少一份浮躁、多一份包容,為孩子的成長營造一個健康的氛圍,把家國情懷注入他們的靈魂深處,轉化為做人的品質和理念,內化為成長氣質和修養。
最后,我想說的是,美好的校園,應該是能夠看得見光、望得見天、記得住成長初心的地方;是一個畢業了許多年都會回來尋找青春夢想的地方;也是在自己一生最重要的時刻,拍婚紗照都要選擇的地方。
讓我們共同努力。
用戶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