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聯誼報 今年的第五屆世界浙商大會,2800多名全球浙商代表匯聚一堂,合力奏響“聚力高質量,共筑中國夢”精彩樂章,向全世界展現了新時代浙商的魅力風采。在這2800多名浙商代表中,有不少優秀的政協委員,省政協委員姚力軍就是其中一位。
2005年4月,姚力軍毅然踏上回國創業的征程,在余姚組建了中國第一個超高純度金屬濺射靶材研發生產基地——寧波江豐電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從此走上了不斷創新、 智制“中國芯”的歷程。
大學時代,姚力軍就有一個心結:為什么計算機的主板、硬盤等關鍵部件,都是國外進口的?全世界最好的芯片到底是怎么做出來的?1994年,已經獲得哈爾濱工業大學工學博士學位的姚力軍申請到了日本文部省的獎學金,赴日本國立廣島大學攻讀第二個博士學位。
“我出國的目標很明確,就是要把最先進的技術學習好、帶回國。我從出國之初就開始一系列準備:海外的歷練,包括學習技術、學習管理,結交人脈,熟悉上下游產業鏈……我在各方面都做了充足的準備。”姚力軍說。
在日本的十年間,姚力軍被稱為“拼命三郎”,憑借與生俱來的敏感和出色的能力,他不僅成為世界范圍內掌握超高純金屬材料及濺射靶材核心技術的專家之一,還成為世界500強霍尼韋爾公司大中華區的最高負責人。
超大規模集成電路又稱為“芯片”,超高純金屬濺射靶材就是制造芯片的關鍵材料。在姚力軍創立江豐電子之前,濺射靶材的核心技術只掌握在少數幾家美國和日本企業手中,是中國半導體產業發展長期跨不過的一道門檻。
“最初外國人根本不相信中國人可以造出如此精密的濺射靶材,想要實現‘從無到有’的突破,確實有著不小的難度。”姚力軍說。深知創新人才的重要性,回國時,他不但帶了20個集裝箱和1個散貨船的專業設備,還請來了留美博士潘杰及6名日本專家。
2005年10月,江豐電子第一塊靶材產品成功下線,結束了中國濺射靶材完全依賴進口的歷史,成功填補了國家的產業和技術空白。2009年8月,熬過2008年由金融危機引發的資金鏈斷裂,拒絕被跨國收購的江豐電子涅槃重生,開始向中芯國際供貨,產業化正式起步。2014年,純度高達99.999%的超高純鈦在余姚投產,此舉創造了多項第一:它不僅是中國第一爐“電子級低氧超高純鈦”,也是中國第一條低氧超高純鈦的產線,使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能夠生產低氧超高純鈦的國家。 2017年6月15日,“江豐電子”在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掛牌上市。
如今,在靶材研發方面,江豐電子已實現10納米和7納米半導體芯片靶材的產品量產,正朝著5納米及更高的研發技術昂首邁進,成為我國靶材領域最具國際競爭力的企業之一。
公司擁有覆蓋Al、Ti、Cu、Ta等多種金屬材料及濺射靶材全工藝流程的完整自主知識產權。目前累計申請專利637項,截至2019年6月底,授權專利250項,位列中國企業專利500強第74位。
歷經15余年的發展,如今江豐電子的產品不僅得到國內市場的認可,而且已被美國、日本、歐洲、韓國、東南亞的主流半導體公司認可,承擔國家02重大專項、國家863重大專項、發改委高技術產業發展項目、工信部電子發展基金等科研及產業化項目。作為寧波江豐電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首席技術官,因為在芯片制造方面的不斷創新,姚力軍獲得了浙江省科學技術重大貢獻獎、浙江省非公有制經濟人士新時代優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科技新浙商十周年特別獎”等榮譽稱號。
走進江豐電子,最先映入眼簾的是掛著一排排專利證書的“自主創新”墻,“自主創新”墻的背后則是陳列著一張張繽紛多彩員工團建照的“人才墻”。在姚力軍心中,這兩面墻是江豐電子最為珍貴的財富。
除了大力培育和引進本企業的創新人才,姚力軍還有一個特殊稱謂:寧波市“引才大使”。他抓住會議、洽談等各種機會,向與他接觸的海外高層次人才推介寧波的創業環境,吸引與他一樣有使命感的高層次人才回國創業。他一直心懷夢想:“在超高純金屬材料提純和超高純金屬及濺射靶材領域,插上越來越多的勝利旗幟!”
近年來,姚力軍引進了超過50位海外高層次人才、30余個科研團隊落戶寧波,為地方經濟高質量發展作出了貢獻。
在人才和技術強大的支撐下,姚力軍不斷擴大企業的戰略布局。2018年8月中旬,“江豐電子”首個海外工廠在馬來西亞投產;10月25日,“江豐電子”的日本全資子公司在東京開業。今年,數家生產超高純金屬材料的分廠正在國內建造。他透露,他們團隊已經著手研發計算機存儲器國產化需要的核心材料,助力應對有可能發生的針對這一領域的技術封鎖。“‘中國制造’并不是廉價低質的代名詞,我們要讓‘中國制造’在半導體領域有一個響徹世界的名字!”姚力軍對未來的發展滿懷信心,他將繼續扎根于超高純金屬及濺射靶材領域,用火紅的中國心,智造純正的“中國芯”!
用戶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