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浙江日報 一身畬族服飾,不僅展示了省政協委員、景寧鄭坑鄉鄉長雷潔暢的民族特色,也顯示了她的工作特點。2月2日,記者采訪她時,她正在縣里對接2018年的工作,其中的重點之一,就是如何保護、更好守護畬族文化,使之融入并推動畬鄉的發展。
鄭坑鄉被譽為“生活著的畬族博物館”,地處大山深處,距離縣城40多公里。如何發揮優勢、破解劣勢?“我們準備打造‘秘境畬寨,醉美鄭坑’,分傳承、活態保護、發展三步齊頭并進,核心是讓群眾主動參與進來。”雷潔暢說,省政協會議閉幕后,她回到鄉里馬上傳達了參會經歷和自己的心得。鄉領導班子成員又開展調查,定下了思路。
說話間,雷潔暢接到了一個電話。原來,2月9日,當地一所高校的專家們將到鄭坑鄉調查、記錄畬語畬歌。“不少年輕人外出打工,畬語、畬歌這些容易消失的文化我們要趕緊保存下來,便于傳承、也容易傳播。”雷潔暢說,這需要政府牽頭,高校等多方參與進來。
對于未來,雷潔暢很有信心。她給記者看了剛用手機拍的照片和視頻。年關將近,鄉里已開始組織各村在文化禮堂演起了“村晚”。明艷的畬族服飾,輕快的畬族舞蹈,一支支山歌唱出濃濃鄉愁……千年文化有了傳承發展的好載體,山鄉建設有了新動力。
“文化禮堂是我們活態保護的一大基礎。我們將同時提升軟硬件設施,以優美的自然環境和鮮活的畬族文化為‘賣點’,發展全域旅游。這幾天就是到縣里對接具體該怎么做。”雷潔暢說,今年,鄉里準備先創一個這樣的3A級景區村“探探路”,也讓群眾知道這樣的發展模式是可行的。
用戶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