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聯誼報 在很多人眼里,她什么都好:作為一名畜牧獸醫,她30年如一日,無怨無悔扎根基層,被鄉親們親切地稱為“畜牧天使”;作為兒女,她曾連續7年照顧重病婆婆,1000多個日夜悉心護理近乎植物人的老母親;作為母親,她25年含辛茹苦,以母親之責養育5名外姓“兒女”,視如己出;作為學生,2013年,46歲的她成為浙江省基層第一個獸醫博士……
她就是新一屆省政協委員、民盟盟員、象山縣畜牧獸醫總站站長陳淑芳。
陳淑芳出生在農村,讀的是農校,對農民群眾有著天然樸素的感情。幾十年來,她把農民朋友當家人,把養殖戶的事當家事,扛著藥箱,風雨兼程,步履匆匆,熟人生人一個樣,白天黑夜一個樣。
象山縣泗洲頭鎮肖胡村的一個養豬場欄舍上,歪歪斜斜寫著五個引人注目的大字:“陳師傅好人。”這個陳師傅就是陳淑芳。2000年的一天,她下鄉出診時遇到一個蓬頭垢面的婦女趴在雞棚邊痛哭,原來,她家幾百只雞一夜間死亡,讓本已一貧如洗的家雪上加霜。這位婦女彎曲的脊背和哀傷的表情牢牢印在了陳淑芳心里。后來,她自己掏了1萬塊錢,托人從金華買了10頭優質母豬送去,并三天兩頭跑去指導。由此,徹底改變了一個貧窮家庭的面貌。如今,10頭母豬繁衍成生豬存欄量達300余頭的養豬場,這位婦女也成為了殘疾人致富典型。
在象山,隨便找一個養殖大戶,都能講出幾個陳淑芳的感人故事。30年來,她放棄了一次又一次可以擺脫豬糞、鴨屎的機會。很多人問她:“與豬糞、鴨屎打交道,不嫌臟嗎?”她總是真摯地說:“所有委屈,在得到養殖戶們的認可時都能煙消云散!”
“你是真正把論文寫在大地上的專業技術人才!”這是陳淑芳在博士論文答辯時,國家重點學科預防獸醫學學科帶頭人劉秀梵院士給予她的高度評價。如何既能發展養殖業又不污染環境,陳淑芳一直在摸索。她和同事們一起創造性地推出讓鴨子上岸、讓白鵝下海的“水禽逆養”新模式,勾勒出新時代人與自然的和諧美卷。
全國孝老愛親道德模范、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五一勞動獎章、中國杰出獸醫、最美浙江人……這幾年,榮譽接踵而至。但是,在陳淑芳眼里,所有這些都不及農民朋友一句樸素的話語和含淚的眼神更讓她動容和震撼。“我愿一輩子扎根象山這片熱土。”她這樣說。
用戶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