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聯誼報 民建會員、省青聯委員、浙江比華麗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省太陽能行業協會副會長、綠色浙江綠足跡企業同盟主席團主席……在諸多頭銜之外,省政協委員郭峰還有另一個身份:義工。
郭峰的老家在海寧黃灣,20世紀90年代末期,太陽能熱水器因使用不便利,產品推廣遇到很大困難,郭峰萌生了研發太陽能光熱智能控制器的念頭。自此,他走上了新能源的研發和產業化之路。
經過3年的反復試驗,2001年,他終于成功研制出新型太陽能熱水器控制裝置,并取得了實用新型專利。產品的成功開發和專利的申請,給郭峰樹立了信心。
2005年,郭峰成立桐鄉市比華麗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正式開始公司化運作。之后,郭峰用一項項傲人的成績奠定了比華麗集團在行業內的領頭羊地位。如今的比華利年產值上億,成為太陽能控制器領域的龍頭企業。
就在事業風風火火之時,郭峰開始思考自己的社會責任。
“在我事業剛起步的時候,離不開社會各界的幫助,現如今,我取得了一些成績,要學會感恩,回饋社會,盡自己最大力量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郭峰說。
2005年的一天,當郭峰在電視上看到桐鄉一個小女孩需要幫助時,他邁出了自己慈善生涯的第一步。郭峰還清楚地記得,當時女孩讀小學二年級,媽媽跑了,爸爸殘疾在家。此后,女孩所有的學雜生活費都是郭峰出資,一直到女孩大學畢業。從2005年到2013年,郭峰一共資助了二三十個孩子,付出愛心款上百萬。
漸漸地,他開始覺得個人的力量有限,思考要讓更多的力量參與到慈善事業中來。他把目標瞄準了剛成立一年的海寧義工組織,專程幾次去海寧取經。
2013年3月5日,在郭峰的牽頭組織下,桐鄉市志愿者協會義工委員會應運而生,成立后的第一次活動是“彎腰一秒鐘”活動。郭峰笑說,當時他以老板的身份要求企業員工參與,但是當這支隊伍在路上被市民看到之后,不少人馬上主動參與進來,第二次,企業員工少了,社會人士多了。現在,桐鄉義工已經有1000多名會員,其中活躍會員有兩三百人。
2013年屠甸水災,大水阻擋了行人和車輛前行,由義工組成的越野車隊幫忙載人、拖車;在大水退去之后,他們拿著鐵鍬、掃帚清掃淤泥,背著藥箱消毒。在桐鄉街頭,他們經常會彎腰把街上的垃圾撿起,并向路過的市民宣傳綠色環保理念;在夜間繁忙的路口,他們常舉著“珍愛生命,拒絕酒駕”的牌子,勸導行人、司機安全出行。
除了“彎腰一秒鐘”“中國式過馬路安全勸導”“珍愛生命,拒絕酒駕舉牌”等常規性活動外,桐鄉義工還經常看望慰問敬老院的孤寡老人,給他們帶去歡樂;組織福利院小朋友參加業余活動,讓他們享受關愛;為重病無法負擔醫藥費的家庭捐款、獻血,幫助他們渡過難關。
無論是年少時學習專業知識,還是走上新能源研發之路,一切的一切,在郭峰看來,都離不開“堅持”二字。多年的打拼,在郭峰的身上,磨礪出了沉穩與堅韌。
這一點,也體現在桐鄉義工這個組織上。去福利院看望小孩,他們付出的除了物質還有關愛。義工們每周都堅持去福利院給孩子們輔導功課,幫助他們提高成績,幾年來從不間斷。
去敬老院送溫暖,桐鄉義工幾乎實現了全覆蓋。一個月去一次,和老人們聊聊天,給老人們理個發、剪個指甲。不過今年的重陽節,義工們都沒有行動。他們的解釋很簡單,因為這天去敬老院送溫暖的社會組織很多,他們不愿因為自己的愛心增加老人們的負擔。
讓郭峰印象最深的是烏鎮敬老院,第一次去,老人們的臉上寫滿了“陌生”二字,但第二次、第三次,情況就不一樣了,老人們見他們過去,會笑著迎上來,仿佛看到的就是自己家的晚輩。有一次,老人們堅持把幾個自己種的南瓜送給義工們。這幾個南瓜,猶如瑰寶。
義工組織走上正軌后,郭峰作為發起人,仍在不間斷地參與其中。去年,他從福利院帶回了一個小女孩。因為早產,她一只眼睛失明,另一只眼睛當時也已有700度近視。郭峰希望領養這個女孩,給她一個溫暖的家,一個良好的治療條件。
然而在咨詢了國內頂級眼科專家之后,他得知女孩的眼睛目前國內尚無治療手段,最后他選擇放手。通過民政部的牽線搭橋,女孩被一個美國媽媽收養,得到了更好的治療條件。他相信,有時候,放手也是一種慈善。現在,每隔兩三個月,郭峰都會去福利院打聽她的近況,用另一種方式關愛著孩子的成長。
用戶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