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本屆二十國集團工商峰會現場聆聽了習近平主席的講話,備受鼓舞,感受頗深。
習主席強調要把改革進行到底,包括供給側改革和需求側管理。具體聯系到我省的茶葉行業,尤其像浙茶集團這樣一個內外貿并舉的茶葉專業公司,特別希望二十國集團能將貿易一體化建議落到實處,促進國際貿易和投資的便利化和自由化,并形成政策的溢出效應,減少非關稅貿易壁壘。
當前,茶產業自身在供給側改革上的任務很重。一是供大于求的矛盾愈加突出。近年來,隨著茶產業的快速發展,茶葉產量增長迅猛。茶葉供需失衡已日趨嚴重,茶產業面臨著去庫存、去產能的壓力。二是產業布局不平衡。首先,區域布局不平衡:東部地區在茶葉科技、品牌和出口方面雖占據優勢,但面臨著茶葉資源和勞動力相對匱乏的短板;中西部地區茶園發展較快,資源豐富,但存在著加工技術水平相對落后,市場渠道較窄的不足。其次,出口產品結構不平衡:以綠茶出口為主,其它茶類出口比重較低;有機茶發展不夠,品牌茶葉較少,效益差,經營自主權少。三是生產成本居高不下。茶產業機械化程度還不夠高,對于勞動力的依賴性較大。隨著勞動力成本的不斷提高,茶產業的成本也隨之水漲船高。四是科技創新力度不夠。低附加值的原料茶居多,高附加值的深加工茶產品及其衍生產品較少。因此,利用現代技術和工藝對茶葉進行深加工開發,全價利用茶,在食品、保健品、藥品、日用品等領域跨界開發茶資源,是茶產業的重要優化突破方向。供給側改革目的是去產能、去庫存、降成本、補短板。要通過改革喚醒茶葉行業的企業家精神,把創新列為戰略首位。提倡茶資源的跨界開發,全價利用,讓生產資源和社會資源真正按市場規則來配置。提高供給側改革的質量和效率,讓更多的資本、技術回流到實體產業當中來。增強茶產業可持續發展的動力,促進茶產業的升級換代和可持續發展。
用戶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