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16年03月09日 來源:浙江日報 作者:阮蓓茜 丁謹之 字號:[
大][
中][
小]
“三八”婦女節總是與全國兩會不期而遇。這一天,記者走進代表、委員的駐地,發現來自浙江的女代表、女委員都收到了一朵代表節日祝福的玫瑰花。在全國兩會,她們用心履職,巾幗不讓須眉,恰如這一朵朵綻放的鏗鏘玫瑰。3月8日,讓我們聚焦這些可愛可敬的女代表、女委員,聽聽她們的履職故事。
3月8日中午12時,記者走進全國政協委員、省僑聯主席吳晶的房間,她正在修改“萬家海外中餐館手機APP”計劃方案,還不時在微信群里與世界各地的僑胞討論實施細節。
“將來,走進全世界任何一家中餐館,你可以邊品味中華美食,邊欣賞電視屏幕上播放的中國秀麗山水,若是有興趣,可以在漢語角翻閱中文書籍,結賬時,甚至能收到一張來中國旅游的優惠券……”說起自己對海外中餐館的新設想,吳晶委員干勁十足,全然忘了已到就餐時間。
“浙江有200多萬僑胞,其中大約60%從事餐飲或相關行業。”吳晶委員告訴記者,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餐飲產業發展報告(2015)》顯示,海外中餐館數量超過40萬家。這些中餐館中盡管有不少高端、特色的餐廳,但大多為夫妻店,經營理念傳統,輻射半徑小,同業競爭激烈,“互聯網+”意識淡薄,需要“修煉內功”來提升海外中餐館的形象。
在吳晶委員的眼里,海外中餐館不僅是謀生致富的手段,更是弘揚中國傳統文化、讓世界人民了解中國“活色生香”的窗口。“若以海外1萬家中餐館為基數,按一天接待100人次計算,一年就有3.65億的消費人次,這里蘊含的傳播價值是巨大的。”吳晶委員在調研中發現,一些外國人對中國的認識了解遠遠不夠,有的片面狹窄、以偏概全,甚至道聽途說。“這既有受海外的關注焦點所限,也跟我們的形象展示碎片化有關,更重要的是,我們面向海外還缺乏一種更接地氣的常態化、長效性的窗口。”
“我設想搭建一個平臺,把浙江人分布在世界各國的中餐店都吸納進來,第一步先重點輻射G20等國家的100個城市,借助互聯網的力量,既幫他們修煉內功,提升品質與水準,又向世界展現中國文化的魅力。”吳晶委員希望,大到國家、行業組織,小到每一位華人業主,一起為中國文化的海外推廣出力。
吳晶委員把自己的這些想法寫進了今年提交的提案中,建議國家推動“海外中餐館行動計劃”,成立全球中餐業交流合作聯盟,使之成為展示中國飲食文化的閃亮名片。
用戶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