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15年10月10日 來源:聯誼報 作者:葉瑞勝 通訊員 鄭琳健 字號:[
大][
中][
小]
在云和,活躍著這樣一支隊伍,他們來自各個領域,熱愛文藝、熱愛家鄉,運用歌曲、舞蹈、小品、快板等形式,向基層群眾宣傳“五水共治”。云和縣文化館館長藍友梅就是這支隊伍的發起人。
藍友梅已經連任兩屆省政協委員。在參加去年省兩會時,她深深感受到了“五水共治”工作開展的緊迫性和重要性。“‘五水共治’工作和老百姓生活息息相關,也是惠民的大好事,我們文化工作者應該為這項工作出力。”從省兩會回來,藍友梅日夜思索。
“用文藝表演的方式服務‘五水共治’,這樣不僅可以發揮我們的優勢,通過演出也可以幫助群眾更好地理解治水的重要性,從而積極參與治水。”想法一出,藍友梅立馬召集文化館的文藝骨干進行了探討,大家都表示贊同,并紛紛出點子。說干就干,藍友梅馬不停蹄,帶著創作人員下鄉采風,收集第一手素材。
音樂快板《話“五水共治”》、方言小品《開心節水》、小品《我是治水志愿者》、歌曲《中國夢·五水情》、舞蹈《十八灣水路到我家》……精心的創作、辛苦的排練,一臺關于“五水共治”的演出歷經一個多月的準備第一次登上了大舞臺。
歌曲通俗易懂、舞蹈表現感染力十足、小品和三句半更是膾炙人口,完全接地氣的演出不僅讓老百姓看了熱鬧,還讓到場的觀眾感受到了自身肩上應有的一份治水責任。
一臺演出只是一個開始。每演一場,總有群眾主動要求加入演出隊伍,每到一個村,演員們也更深入地了解了各個村治水的特色和環境,每村演出一結束,演員們總能帶回很多創作更好作品的靈感。
2014年,云和有“五水共治”節目的演出120多場,其中縣文化館策劃的以“五水共治·美麗鄉村行”為主題的文藝專場匯演就有30多場,不僅在城市演出,藍友梅還組建文藝小分隊深入農村、社區、工地和治水現場進行慰問演出。
這支原本由藍友梅一個人發起的隊伍如今已經擴大到了上百人,他們有的來自專業舞蹈隊,而更多的是愛好文藝的老百姓。在濃厚的演出氛圍帶動下,全縣10個鄉鎮(街道)的文藝骨干和愛好者不僅踴躍報名參加,還選送了一批高質量的節目。
“一年變凈開好頭,二年常清有勁頭,三年成景靚云城……”自編自演的《“五水共治”好》等等一些好節目,不僅在云和各地演出引起觀眾共鳴,部分節目還作為“省市縣三級政協助推‘五水共治’”活動內容赴縉云、青田、景寧等地演出,向基層群眾普及“五水共治”知識。精彩的節目瞬間吸引了全省各地文藝愛好者關注,近則是麗水市各縣,遠則金華、衢州、嘉興等地,文藝專業人士或愛好者紛紛來到云和交流演出,并紛紛發出邀請,歡迎云和的“五水共治”節目走進他們的城市。
“演出會散場,但是我們宣傳‘五水共治’和重點工作的熱情將持續不散,我們要讓更多的人看到城市的變化,讓更多的人加入到建設我們美麗縣城、美好家園的隊伍里。”藍友梅說,兩年來他們一直堅持“五水共治”演出沒有停歇,他們也將繼續在宣傳云和各項工作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用戶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