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15年04月07日 來源:聯誼報 作者:徐建平 字號:[
大][
中][
小]
記者:在今年全國兩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希望政協委員勇于擔當責任、著力提高能力素質。對此,您如何理解?
徐偉金:我是省發展規劃研究院的總規劃師。省發展規劃研究院是省政府的一個決策咨詢機構,承擔著謀劃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職能。與行政機關的黨外領導干部不同,作為咨詢機構的業務性領導,我認為擔當責任的一個重要表現是多出咨詢成果,出好的咨詢成果,為各級黨委政府科學決策提供高質量的咨詢服務。
比如我牽頭承擔的全省“十二五”規劃前期研究課題《“十二五”時期浙江省空間發展戰略研究》得到了省領導的重視,當時的常務副省長作出批示并要求開展深化研究。我帶領的團隊通過后續的深化研究,成為省政府決策規劃建設產業集聚區的重要研究基礎。隨后,我又主持和參與了全省產業集聚區總體規劃和多個具體產業集聚區的規劃編制工作。產業集聚區從一個研究課題,變成全省“十二五”發展的重要戰略舉措。
記者:您是無黨派人士,同時也是省知聯會的副會長。您如何凝聚黨外人士的力量,形成履職合力?
徐偉金:省知聯會有數百位理事,來自高校、科研院所、機關、企業等不同行業和部門,涉及到社會的方方面面。雖然知聯會不同于黨派,組織相對松散,但知聯會理事都有服務社會的能力和熱情,且都在各自的領域具有較深造詣和較大的影響力,依托知聯會形成的調研報告既具有專業的深度,又有理論的高度,且容易為社會所接受和認同。
我曾主持《浙江省文化產業發展規劃》的編制工作,規劃成果充分吸收了知聯會理事的思路和想法。這些知聯會理事長期從事服裝設計、絲綢文化研究、文化藝術創作以及文化創意產業園區開發和經營等方面的工作,是文化產業的思想者、先行者和實踐者,把他們的思想吸收到規劃中,使規劃更加結合實際,更具有操作性。
記者:您所在的省發展規劃研究院中黨外干部職工的比例比較高,如何將他們的優勢融入到您的履職中,您有何設想?
徐偉金:省發展規劃研究院是一個知識密集型機構,黨外干部職工的比例高于一般省級行政機關。他們是院內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我作為黨外干部,團結和聯系他們具有天然的有利條件和優勢。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將廣泛聽取他們的意見,把他們的意見建議通過政協的平臺,反映給決策部門。
記者:您今后計劃如何按照習總書記的指示要求,更好地履職盡責?
徐偉金:今后,我將利用好知聯會的平臺,以各種方式團結和幫助黨外干部職工。積極推動黨外業務骨干加入知聯會,為他們參政議政、服務社會創造平臺;以自己的成長經歷和經驗,鼓勵黨外青年干部和職工積極向上,特別是在各自的專業領域貢獻自己的智慧;積極推動黨外干部職工參與相關的咨詢服務工作,通過業務活動提高他們的認識水平和工作能力,更好地為政府決策服務,為經濟社會發展服務。
用戶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