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14年09月28日 來源:聯誼報 作者: 字號:[
大][
中][
小]
問:金華市政協在“五水共治”中是如何助推這項利國利民活動的?主要做了哪些工作和有益的探索?
鄭金平:早動員、早部署。我們利用召開市政協六屆四次會議契機,發出《投身“五水共治”、建設“美麗金華”倡議書》,以全體政協委員名義向全市人民發出倡議,市政協委員與機關干部帶頭響應,為“五水共治”捐款。各縣(市、區)政協也紛紛發出委員倡議書,組織捐款活動。組織在金華的省、市部分政協委員和市政協全體機關干部參加全省“五水共治”現場會,并組織省、市、縣三級政協2000多名委員參加了省政協“三級政協聯動、萬名委員同行、助推五水共治”民主監督電視電話會議。
按照省政協的部署,我們制定了“五水共治”民主監督工作方案,并以文件形式下發到各縣(市、區)政協。建立了由我任總協調、三位副主席和各縣(市、區)政協主席任副組長、相關委員為成員的“五水共治”民主監督組織協調小組。協調小組下設辦公室,明確人員分工,將在金華的全體省、市、縣三級政協委員編為十個監督組,分別對應九個縣(市、區)和開發區。各縣(市、區)政協也已完成方案制訂并開展工作。
我們認真按照省委書記夏寶龍的一線要求,把投身“五水共治”作為檢驗政協干部的試金石。選送了一位副主席出任金華市“五水共治”領導小組副組長,兼任領導小組辦公室常務副主任,具體抓全市范圍的“五水共治”工作;同時派出一名中層干部到市“五水共治”辦公室工作。金華率先成立治水專家服務團,率先開展大會戰全面消滅垃圾河,為全省“五水共治”攻堅戰拉開了大幕、打響了頭炮、贏得了喝彩,在黑臭河治理、擴排工程建設等方面均走在全省前列,東陽、義烏、浦江水質改善明顯。認真履行河長職責,按照市委的部署,由我和兩位副主席分別負責聯系市區婺江三條支流的治水工作。委派14名市政協委員參與市環保局組建的“五水共治”宣講團、檢查團,協助部門深入基層做好宣傳動員工作,明察暗訪企業偷排污行為。
問:金華市政協提出委員治水要在監督中參與,參與中監督,市政協是怎樣調動委員參與治水的積極性的?
鄭金平:3月19日,我們組織全體市政協常委,開展對我市“五水共治”工作首次大型民主監督視察活動。接著,義烏市政協也開展了“五水共治,委員同行”視察活動,分兩組對六家企業的“治污水,抓節水”情況進行視察,倡導在“五水共治”中切實做到“委員企業先行”和“委員先行”。充分發揮政協委員密切聯系本界別群眾的優勢,做好本界別群眾的思想宣傳和發動工作,身體力行,率先行動,在“垃圾河大會戰”中顯身手,在“五水共治”中作出新貢獻。根據垃圾河治理“全方位、全覆蓋、全流域、全水系”的要求,我們在全市政協委員中開展了“五進五聯”活動,進河道聯系項目、進村莊聯系村民、進社區聯系居民、進學校聯系學生、進企業聯系生產,分組明確到具體河道、項目、村莊、社區、學校、企業,以實現橫向到邊、縱向到底、不留死角。
問:金華“五水共治”走在了全省前列,請主席談一下市政協助推跨區域、跨流域治水的情況。
鄭金平:7月2日,市政協會同婺城區政協、蘭溪市政協聯合組織省、市、縣(市、區)三級政協委員,就“五水共治”民主監督工作開展聯動視察。萬千溪河,絕大多數都流經了不同的行政區域,對跨區域溪河的治理,必須上下游同治和跨區域共治。如何破解“五水共治”中存在的上下游同治和水岸共治的問題,市政協組織這次三級委員跨區域聯動視察,旨在為此破題。通過視察和座談,三級政協委員建議:一是建立統一的跨區域的溪河治水規劃。對跨區域需要共同管控的河段,應由上一級政府牽頭協調,編制治理規劃,然后根據轄區范圍共同實施。二是建立跨區域治水的會商機制,形成工作聯動,成立跨區域河流治理工作小組,及時協調解決涉及不同鄉域、縣域、市域之間干流、支流存在的問題,形成合力治水。三是建立“五水共治”確保長效的管理機制,根據水岸同治的原則,在健全河長制、段長制之外,還要把日常環保要求納入村規民約,使“五水共治”成為全民的自覺要求和自主行動,確保“五水共治”取得長效。
用戶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