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政協委員梁熠呼吁:
成立長三角直播電商聯盟
據人民政協報 根據浙江省商務廳的監測數據顯示,目前杭州已有綜合類和垂直類頭部直播平臺32家、近5萬主播,直播相關企業注冊量超5000家,數量列全國第一,帶動就業超100萬人。這相當于在杭州,每244個人里就有一個是主播;每12個人里,就有一個從事直播相關行業。
直播經濟在展現出巨大活力和生機的同時,也暴露出了一系列問題:質量無保障、售后服務差、投訴渠道和效果不理想、直播內容知識產權保護不足。
在2月18日開幕的杭州市政協十二屆二次會議期間,市政協委員梁熠關注到2021年4月國家出臺的《網絡直播營銷管理辦法(實行)》雖然明確了網信辦在互聯網直播平臺監管中的主導地位,但監管工作涉及的部門較多,存在責任界限模糊、重復監管等問題。2020年7月,杭州市出臺的《關于加快杭州市直播電商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中也缺少直播經濟行業規范以及行業監管的相關內容。為此呼吁,創新監管模式,促進直播經濟有序規范發展。
梁熠建議,結合當前新形勢制定符合杭州市情的直播電商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進一步明確出臺文件部門的具體工作目標、任務和分工;在執法環節設立聯席會議機制,由網信辦牽頭,組織相關部門共同辦案,避免責任界限模糊、重復監管;加快探索成立長三角直播電商聯盟,吸引長三角地區直播電商平臺、主流媒體、資深業界專家等共同參與,發起并加入自律公約,引導直播行業中的頭部企業在制定更新行業標準、團體標準乃至國家標準中發揮積極作用。
“2021年,廣東省知識產權局發布《直播電商知識產權保護工作指引》,內容包括直播電商知識產權保護指引、直播電商知識產權維權指引。杭州可借鑒廣東在推動直播電商行業良性發展中的創新舉措。”梁熠建議,由市知識產權局牽頭,加快研究出臺直播經濟領域知識產權保護相關文件,指引網絡主播和直播經紀公司等MCN機構從直播賬號、直播內容、侵權防范三方面進行知識產權保護,引導直播電商商家加強知識產權管理,降低侵權風險,并鼓勵平臺依法開展知識產權宣傳教育、完善知識產權保護規則及投訴處理流程。
用戶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