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人民政協報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全過程人民民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屬性,是最廣泛、最真實、最管用的民主。這為我們深入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指明了正確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民生議事堂”是浙江省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重要載體,是推動政協協商向基層延伸和協商于民、協商為民的重要平臺。臺州市創新推進“民生議事堂”建設工作,在擴大基層群眾有序政治參與上展現了獨特優勢。
臺州“民生議事堂”是基于全過程人民民主理念的協商民主特色樣本。臺州市政協認真貫徹落實浙江省政協部署要求,推進“民生議事堂”、委員工作室、社情民意信息聯系點“三位一體”建設,拓展了政協協商的廣度深度效度。
協商主體突出廣泛參與。堅持委員當主角、作表率,按照“不建機構建機制”的原則,以鄉鎮(街道)為單位組建委員履職小組,按照委員所能、區域相近、人數相當的原則,將省市縣三級政協委員全部編入履職小組。同時,發揮界別組的專業優勢,下沉到鄉鎮(街道)一線,與履職小組形成助推區域發展的合力。堅持多聽群眾說、多請群眾議,在協商人員中,群眾代表、利益相關方占一定比例,通過民主懇談等方式開展協商,擴大群眾有序政治參與。同時,通過安排委員輪值、張貼社情民意信息收集二維碼等形式,線下線上全天候收集社情民意信息。
協商平臺突出多層協同。致力于融合發展,搭建政協協商在基層的重要陣地,按照“三位一體”要求,將“民生議事堂”、委員工作室、社情民意信息聯系點設置在黨群服務中心、文化禮堂等公共場所的同一空間范圍內,更加貼近基層實際。致力于開放發展,運用數字化手段和大數據技術,建設“委員工作室”多跨場景應用,具備交流溝通、咨詢回復等功能,實現“三位一體”之間的數據開放共享,并向全省推廣。致力于延伸發展,通過以協商主體銜接為基礎、以協商議題銜接為紐帶、以協商平臺銜接為依托,推動“民生議事堂”與基層協商相銜接、與基層社會治理相結合。
協商運行突出制度安排。注重標準賦能,制定全市統一的確定協商議題、開展協商調研、組織協商討論、報送協商成果、推動協商成果轉化等5個環節的操作標準,形成簡要、便捷、管用的全流程操作體系。注重評價激勵,推動“民生議事堂”建設納入市委對縣(市、區)黨建工作考核,納入縣(市、區)黨委對鄉鎮(街道)年度目標責任制考核。開展“民生議事堂”星級評定,推動“民生議事堂”由“盆景”變成“風景”。注重資源保障,推動縣(市、區)、鄉鎮(街道)黨委政府加強對“民生議事堂”場地、資金、人員等保障,確保“民生議事堂”有可用場地、有運行經費、有專人管理。
以參與式、懇談式為重要特征的臺州“民生議事堂”在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中彰顯了積極的時代價值。“民生議事堂”依托“開門就是群眾,出門就是基層”的獨特優勢,深入開展參與式協商、懇談式協商,促進了政協委員更好聯系服務群眾,有效彰顯了“最廣泛、最真實、最管用的民主”的價值功能。
聚焦最廣泛的民主,進一步提升了協商開放度。通過“民生議事堂”建設,堅持開門協商、開放協商,采取“請進來、走出去”等方式,把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協商送到村頭巷尾,靈活開展線上協商、現場協商、工廠協商、廣場協商、農場協商,為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獻計出力。
聚焦最真實的民主,進一步提升了基層共識度。鼓勵不同利益主體通過“民生議事堂”充分表達利益訴求,在不斷碰撞、交鋒、磨合中尋求最大公約數,提高深度協商互動、意見充分表達、廣泛凝聚共識水平,多做宣傳政策、釋疑增信,理順情緒、化解矛盾的工作,形成同心同德貫徹落實黨委政府決策部署的工作合力。
聚焦最管用的民主,進一步提升了群眾滿意度。通過“民生議事堂”建設,強化問題導向,提高解題意識,堅持協商于決策之前和決策之中,依托“助力共同富裕示范區建設專題協商議事月”等活動,多謀利民之策、多獻安民之計、多促惠民之舉,更好解決人民群眾急難愁盼的問題。
用戶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