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同心苑 一個鏡頭就是一個瞬間
一張照片就是一個故事
剛剛過去的2020年
浙江各級政協委員
立足本職 履職盡責
留下了無數個美麗的
履職瞬間
“同心苑”策劃推出
“我的最美瞬間”系列報道
通過一張張照片
為你展現政協委員的履職風采
講述照片背后的動人故事
今天
一起來看
麗水市政協委員
沈紹春
最美瞬間
這張照片,是我下鄉走訪困難群眾時,同事幫我拍的。照片上的老人是一位特困對象,那天我們詳細了解情況后,動員他早日住到城里的敬老院。社會救助是脫貧攻堅的最后防線,也是集中直觀地體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重要領域。在我結合本職工作的履職過程中,一直面對困難群體,想困難群眾所想,努力為他們提供更多幫助。
發現問題、提出建議是政協委員的基本功。在大量走訪調研中,我發現,因病致貧是當前一個比較突出的矛盾,尤其是在農村地區,慢性病患者的負擔比較重、返貧率比較高。如何防止因病致貧、因病返貧,讓困難群眾最大程度地享受政策紅利,是我經常思考的問題。
考慮到大額醫療支出致貧對象在政策的主動發現上缺乏途徑,申請救助的流程比較復雜。去年,我提交了提案《關于靠前做好因病致貧家庭精準救助的建議》,以及《建議創造條件對臨時救助等待遇實行“一站式”結算》《扶貧險要實行跨“山”統籌 三險合一疊加最大效用防止因病返貧》社情民意信息。
立足本職工作,積極履職盡責,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用自己有限的力量為困難群眾發聲,是我履職的初心。看到自己的提案、社情民意信息最終得到落實,幫到了最需要的人,那種成就感和滿足感是任何事情都無可比擬的。
比如,我負責麗水市低收入農戶“農村小額保險”的采購工作時,發現理賠成為最大問題。投保人要主動申請理賠,來回奔波整理各類理賠資料,焦頭爛額后還有可能因為不知曉政策而沒法獲得賠付,尤其是山區里的困難群眾以及腿腳不便的老人,更加困難。于是,我提交了提案《在醫保結算系統開展意外傷害保險“即時賠”智能化系統的建議》。
值得高興的是,麗水市保險直賠信息系統2019年底正式上線,低收入農戶“農村小額保險”成為首個試水項目,12萬困難群眾成為理賠“一次都不用跑”的首批受益對象。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在我的身邊,無論是一線的醫務人員、人民警察、社區工作者、環衛工人,還是堅守社會正常運轉工作崗位的勞動者、志愿者,他們通過各自的方式,表達愛,傳遞善意與溫暖,書寫著不凡。
作為一名政協委員,我積極奔赴一線,以志愿行動助力戰疫,到麗水市蓮都區紫金街道東銀苑社區銀苑小區參與社區一線防控工作。
我的工作是在小區門口挨個提醒出行居民帶上身份證和通行證,檢查進入小區的居民是否雙證齊全并測體溫。一次下來是6個小時,常常手腳冰涼、腰酸背痛,口罩都是濕的,有時忙得連上洗手間的時間都沒有。
在此期間,我被所有人守望相助所凝聚成的“舍小我、為大家”的精神所鼓舞。我在思考,我還能做什么,我的能量在哪里?于是,我把一線志愿服務的所見所聞所感所思,一一梳理,盡自己的責任和擔當,撰寫了一篇篇社情民意信息,為疫情期間困難群體服務工作建言獻策。
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所有政協人的智慧和行動匯聚在一起,就能成為無限的力量。
用戶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