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聯誼報 來了!來了!
40名"最美政協人"候選人
將在“同心苑”上
逐一登場
展現風采
讓我們以熱烈的掌聲
有請候選人
沈賢
委員名片
沈賢:溫州市政協委員、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院長。博士,教授,主任醫師,博導,浙江省“萬人計劃”科技領軍人才,浙江省衛生高層次創新人才,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學科帶頭人,溫州市杰出人才,溫州市十大杰出青年。中國抗癌協會胃癌專業委員會委員,中華醫學會腸外與腸內營養學分會委員,浙江省醫學會腸外與腸內營養副主任委員。
事跡亮點
他胸懷政協委員的責任心和醫者的仁心,在抗疫期間臨危受命組建溫州版“火神山醫院”,帶領同事吃住在醫院,日夜奮戰,7天高效建成。醫院建成后實現患者“零死亡”、醫務人員“零感染”的目標,為溫州抗疫作出了突出貢獻。他深入調研認真撰寫提案,助推洞頭建成消化道早癌篩查試點,為溫州市消化道早癌篩查點建設提供數據支撐。
今年1月16日,是讓沈賢印象深刻的日子,這一天他被正式任命為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院長。1月28日,新上任的沈賢更難以忘記:溫州市委市政府決定將剛竣工的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甌江口院區改建為新冠肺炎定點收治醫院,要求10天后投入使用。
在接到搭建溫州版“火神山”醫院的任務時,沈賢“院長”的胸牌還沒來得及做,他戴著“副院長”的胸牌就沖到了一線。當時院辦同志建議趕制幾個,他卻說:“搭建‘火神山醫院’使命光榮,承載著黨委政府重托、老百姓的殷切期盼,這件事我如果沒干好,副院長的胸牌也可以拿下了。”
沈賢以醫者的仁心和擔當,堅決扛起甌江口院區改建的重擔。他在臨時指揮部墻上,掛起軍令狀和倒計時計時牌;他排出改建方案后,馬上成立行政組、醫療組、后勤組和物資保障組四個小組,劃分任務清單,全面投入到院區改建工作中。
這個時間恰逢農歷正月,找不到干活的人怎么辦?沈賢吃住在甌江口院區,一方面當好指揮員,部署從醫院總部抽調后勤人員、裝修工人、維修調試人員;另一方面當好工人,以身作則參加醫院里教授、研究人員、醫生、護士等組成“火神山醫院”建設特殊應急小分隊,到施工現場打掃衛生,搬運貨物,晝夜趕工。
甌江口院區原本是尚未投入使用的骨科為主的綜合性院區。僅僅7天時間,沈賢帶領大家把它成功改造成傳染病專科醫院,建立一套完整的治療體系,完成人員、物資、設備三到位。
“我們早一天完工,就可以早一天收治患者,減輕溫州的抗疫壓力。政協委員的責任心、醫務工作者的仁心,是支撐我們日夜無休奮斗的動力!”回憶起那段連軸轉的日子,沈賢依舊激情滿滿。
溫州版“火神山醫院”正式啟用前,沈賢指揮了模擬演練。正式啟用后,他主持編訂了普通型新型冠狀病毒診治規范,根據患者個體差異,開展西醫為主、中醫為輔,呼吸康復操、心理支持、營養支持等跟進的多學科個體化治療模式。這個診治規范,要求醫護人員不僅悉心醫治患者的身體,還要一直給予患者真誠的支持和鼓勵,取得了良好的治療效果。在抗疫中,醫院實現患者“零死亡”、醫務人員“零感染”的目標。
平時,他常常關注民生痛點,提交的提案,也滿滿地寫著“仁心”。
溫州是消化道癌高發地區,80%的患者發現時已是中晚期,對個人家庭及社會造成沉重負擔。“相比消化道癌晚期極低的生存率,早期消化道癌五年生存率可達到90%以上。所以我專門寫提案呼吁開展早癌篩查。”
為了寫好這個提案,沈賢僅洞頭區就跑了10多次。提案提交到2019年溫州市政協全會上,得到了市政府的采納。提案助推洞頭建成消化道早癌篩查試點,為溫州市消化道早癌篩查點建設提供數據支撐。當年11月,溫州市增加了9個消化道早癌篩查點,并力爭在五年內將消化道腫瘤(食管癌、胃癌和結直腸癌)內鏡下早診率提高15%(早期胃癌內鏡診斷率超過50%),達到省內領先水平。
溫州市區哪里最堵?哪里停車最難?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一度“榜上有名”。醫院周邊車多泊位少,催生代泊車人員。這些代泊車人員甚至跑到機動車道攬客,不僅影響通行,還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沈賢看在眼里,急在心頭,把解決醫院周邊堵車、停車難問題當作一個課題來做。
他站在醫院高樓的樓頂上記錄交通流量,分析醫院周邊交通亂象的根源,積極通過提案等形式提出建議。他還與交警、綜合執法部門、屬地街道聯動,一方面加強交通違法的處罰力度,另一方面把醫院內的道路提供給出租車、私家車上下客所用,并設法增加一批停車位。如今,醫院周邊交通有了質的改善,得到了群眾好評。
為群眾增加幸福感,為患者減輕痛苦,這道加減法,他將一直努力做下去!
用戶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