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同心苑 來了!來了!
40名"最美政協人"候選人
將在“同心苑”上
逐一登場
展現風采
讓我們以熱烈的掌聲
有請候選人
馮志剛
委員名片
馮志剛:省政協委員,杭州日報報業集團都市快報快公益部主任,先后被授予“杭州市青年五四獎章”“杭州市十大杰出青年”“海峽兩岸青年交流使者”等榮譽稱號。他和快公益團隊榮獲第五屆浙江慈善獎“工作獎”和第六屆浙江慈善獎“楷模獎”。
事跡亮點
長期致力于公益慈善事業,發起免費午餐、陽光助學等多個全國知名公益項目,受助孩子超過10萬人。在抗擊疫情中,積極響應省政協的倡議,與微笑明天慈善基金會團隊一起,籌措善款并海內外采購籌集稀缺醫用物資,總價值達5000萬元,資助了近250家湖北省、浙江省的醫療機構、社會組織和志愿者團隊等,展現了政協委員履職為民情懷和風采。
“當太陽在你的前面時,陰影都在你身后。”年過四十的馮志剛,給人的第一印象是朝氣向上、活力四射。用他的話說:一顆火熱的公益心和一份濃厚的委員情就是他的“青春密碼”。
馮志剛的委員履職故事,與公益事業緊緊相連。曾是新聞調查記者的他,一次次看到貧困群體的無助后,一個致力于公益事業的念頭開始萌發。
“做根蠟燭,點亮身邊”。早在2011年,為幫助鄉村學童改善營養,都市快報發起“免費午餐”活動,馮志剛是執行者之一。這一活動在數十家媒體共同努力下,最終轉化為國家政策,促成了國家163億專項撥款,大規模改善中國鄉村兒童營養。2012年,馮志剛和他的團隊開始“中國鄉村兒童大病醫保”公益行動,至今已讓40多萬孩子受益。之后,他積極投身慈善事業,帶隊推出了“長腿叔叔·留守兒童關愛計劃”、“花兒計劃”……
如今馮志剛的團隊每年執行的公益項目多達20余個,總計籌集善款超過3000萬元。他用一顆公益心,詮釋政協委員的為民情,如同一根蠟燭,一支火把,持續散發著光和熱。
在此次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馮志剛通過一場愛心籌款,發起了一項公益項目。
今年1月25日,馮志剛與同仁們一起商議后,在騰訊公益募捐平臺推出為抗擊疫情愛心籌款活動。到2月25日,基金會累計籌措善款和物資總價值近5000萬元。目前,項目已經支出了4000多萬元,資助了近250家湖北省、浙江省的醫療機構、社會組織和志愿者團隊等。
在忙著愛心籌款的同時,采購抗疫物資的工作也在緊鑼密鼓地展開。馮志剛和基金會的同事們一起,充分發揮基金會的特色優勢,積極組織采購抗疫物資,第一時間送到抗疫一線,緩解了國內近300家醫療機構和社會組織的物資壓力。
此外,他還策劃組織省殘疾人福利基金會發起抗擊疫情公益項目,籌集善款260多萬元;參與省婦女兒童基金會抗疫工作,組織籌集善款和物資達3000多萬元……
一根蠟燭點燃了星星之火,馮志剛的公益之路越走越寬闊,越走越亮堂。這一路,是對公益初心的執著見證,也是對委員責任的生動書寫。
“作為政協委員,更要展現責任與擔當,在政協這個大舞臺上,我努力在更廣范圍更高層次上為助推公益事業凝聚更廣泛的共識和力量。”馮志剛說。
立足自身優勢,“公益人”馮志剛的履職重點聚焦在公益上,在那些需要關愛的特殊群體上。
“拿到委員證的那一刻,我就深知這是對我繼續以愛的名義前行的鞭策。”馮志剛說起了他的一件提案。
長期對留守兒童的關注,讓他對這個特殊群體有著深入的了解和深厚的感情,他知道這些孩子的物質生活和精神世界更需要溫暖和關愛。但幫扶這些孩子,僅憑他的團隊是遠遠不夠的,他希望能匯聚各方力量,形成關愛特殊兒童的公益閉環,讓藍天下所有的孩子快樂成長。于是,他提交了為鄉村留守兒童求助幫扶的提案,并在省政協的各種會議上為孩子們發聲。
為讓這愛心之聲傳得更廣,去年全國兩會期間,他專門寫了一封信,建議政府要鼓勵支持社會組織參與關愛留守兒童。之后通過聯誼報記者轉交給了全國政協委員黃廉熙。感人的故事、詳實的數據、肺腑的建言,當黃委員在全國政協會議小組會上讀出這封信時,現場響起了久久的掌聲。這一場愛心接力,讓更多的人把關注關心的目光聚焦在了留守兒童身上。
主動參加省政協 “關于健全我省農村留守兒童人員關愛服務體系”的調研;錄制“馮人就說”微博視頻,與粉絲們一起探討如何在文化禮堂引進優質公益項目,凝聚智慧和共識;在省政協“充分發揮農村文化禮堂作用”的民生協商論壇上,呼吁開展助老助幼助醫助困等專業公益服務;牽線搭橋在常山縣白石鎮中心小學捐建了一個足球場;撰寫提案建議推進完善媒體公益機制……這履職的點點滴滴,是他對委員責任的最好注解,是他對公益事業的不變追求。
用戶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