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同心苑 全國兩會即將召開。過去的一年里,住浙全國政協委員議國是、聽民聲、聚民意,認真履職,參政議政,交出了一份份合格的履職答卷。
今天起
讓我們一起打開他們的
履職記事本
分享他們的履職故事
傾聽他們的履職心聲
下面
為你講述
全國政協委員
浙江省知聯會會長杜衛
的履職故事
委員名片
杜衛,全國政協委員、省知聯會會長。
師者仁心
這位在教育領域辛勤耕耘30多年的教師,三句話不離本行。從職業教育前景聊到學前教育發展,從校外培訓機構亂象聊到“公民同招”政策,從應用型人才培育聊到學校美育教育短板……杜衛不光關注教育領域的熱點問題,也關注一些還未引起大家重視的問題。他既為教育改革發展取得的進步高興,也對一些不盡如人意的地方感到憂心忡忡。
只要有合適機會,杜衛總會積極為教育發展把脈問診、提出意見建議。
心系教育
“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所需的人才到底怎樣培養出來?我覺得討論了十幾年,這個問題到現在我們還沒有得到讓自己滿意的答案。”去年6月,一場圍繞“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召開的全國政協常委會會議上,杜衛“語出驚人”。
作為一名辛勤耕耘30多年的教育工作者,教育和文化時時牽動杜衛的心。在他看來,從事教育工作要默默做事、無需張揚,但作為一名全國政協委員,自己有責任積極發聲。
聚焦教育短板,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學有所教”的期盼,杜衛在全國政協層面頻頻發聲、建言獻策。“一說制造業人才培養就只講職業教育,這是個誤區,只抓住一種教育類型遠遠不夠。”針對高端制造業人才培養問題,杜衛在全國政協常委會會議上積極建言。他說,職業教育和本科教育所處的位置不同,貢獻也不同,“隨著我國制造業轉型升級,高端制造業的應用型人才需要有扎實的理論基礎,因此不僅要升級職業教育,更要注重本科教育。”
情牽文化
除了為教育事業的健康發展積極鼓與呼外,文化是杜衛牽掛的另一個方面。大運河文化、傳統戲曲的傳承與保護等,都是他去年重點關注的內容。
大運河是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產,是流動的文化。去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規劃綱要》,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杜衛去年先后走訪杭州拱墅等地運河沿岸,與從事非遺的工作人員詳談,對話相關領域的專家。
“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運河沿線傳統的生活方式和習俗受到沖擊而逐漸消逝。從利用來看,大運河文化‘金名片’效應尚未完全發揮,文化產業與旅游產業之間缺乏有機融合。”去年5月24日的全國政協雙周協商座談會上,杜衛呼吁進一步發揮特色小鎮的作用,推動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的有機融合。
杜衛以浙江為例,建議以歷史經典產業類特色小鎮為載體,推進運河沿線的“中華老字號”保護傳承;以時尚文創類特色小鎮為載體,發展以運河文化為特色的文化產業,同時,開發運河精品旅游線路,構建“大運河特色小鎮聯盟”,加強旅游資源與線路的跨區域整合,真正讓大運河文化“活”起來。
這是一位師者的仁心
更是一位委員的擔當
用戶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