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聯誼報 《聯誼報》自1987年創刊至今,本著“立足政協,面向社會”的宗旨,執守“正義、責任、良知”的傳播理念,已經走過了30個年頭。我作為第十一、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第十、十一屆浙江省政協常委,履職10年來有幸與之同行了10年。這10年間,我從中看到了國家的興旺發達,也看到了民眾的平安富足。
履職的10年間,我謹記密切聯系群眾、了解和反映民眾愿望和要求的職責,先后向全國政協提交了49個提案。其中,關于重視華僑華人子弟學習中華文化的提案、富春山居圖合璧的提案和龍泉青瓷申遺提案得到了黨和國家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與此同時,這些關乎國計民生的提案,也在《聯誼報》這樣的媒體支持下,贏得了民眾的廣泛支持。可以說,《聯誼報》連接了政協與民眾,給民眾提供了一個發聲的平臺,真正做到了為國盡職、為民立言。
回望10年的政協生涯,雖猶如彈指一揮,匆匆而過,但我卻于其間深深體會到了政協工作的任重道遠,以及這個使命的神圣與重大。關于重視華僑華人子弟學習中華文化的提案是在2011年提出的,起因是我2010年在西班牙馬德里舉辦個展之后,應邀參觀了當地的華僑學校,發現那里沒有多少承載中華傳統文化的好教材,于是提案建議國內專家針對海外子弟專門編寫教材,有的放矢。后來,這個提案得到了高層領導的關注,被評為優秀提案。在此期間,《聯誼報》的報道也讓我知道,當下像我一樣對中華文化有著由衷的熱愛之情的民眾還有很多很多。我由此想到,作為一個政協委員,應該隨時關注民生、民意、民情,時刻保持責任心和赤子之心;作為一個普通民眾,也應該時刻通過媒體關注當下的社情民意。不僅如此,在中國日益強大的當下,我們還要放眼全球,有博大的胸懷和兼收并蓄的態度。
關于富春山居圖合璧展出的提案是在2010年提出的。我覺得,在兩岸沒有完全統一之前,先把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統一起來,不僅有著積極的文化和歷史意義,同時也是我們兩岸中華兒女的共同愿望。這個提案也得到了《聯誼報》的支持和報道,并在各級領導和各方人士的共同關心下,促成了富春山居圖于第二年在臺北故宮博物院合璧展出。我作為第一提案人和兩岸唯一的畫家出席了這一歷史性的合璧儀式。提出于2009年的關于龍泉青瓷申遺的提案,最終也得到了落實,而這個提案的調研和寫作過程,也曾得到浙江省政協和《聯誼報》的鼎力支持。可以說,沒有浙江省政協和《聯誼報》在調研和數據分析上的幫助,就沒有這個提案的順利提交和實現。
在每年認真調研、撰寫提案的同時,作為一名文藝界的全國政協委員,我始終覺得繼承和發揚中華傳統文化,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促成外來優秀文化走進來,也是我應盡的義務。為此,2016年上半年,我為“中國-東盟建立對話關系25周年慶典”繪制了東盟十國國花,并且作為禮物贈送給了十國大使。下半年,為G20杭州峰會的接待場館繪制了巨幅作品,而且舉辦了G20二十國集團的國花展覽。這些活動,也得到了《聯誼報》的全力支持和報道。而今年,我提案建議“以國畫繪國花”促進“一帶一路”文化發展,也是在浙江省政協和《聯誼報》等各方面啟發之下完成的。
履職10年間,浙江省政協和《聯誼報》也為我一直以來所熱衷的中外文化交流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支持和幫助。習總書記曾說,文明交流互鑒,是推動人類文明進步和世界和平發展的重要動力。近年來,我在我的抱華樓先后引進和承辦了15個國際藝術展覽,推進中外文化交流。畢竟,東西需要碰撞,水流動起來才能成為活水。
古語說三十而立,30載春秋足以讓一個人成長壯大,并且儲備下未來發展的強勁動力。對一份刊物而言,也是如此。《聯誼報》在過去的30年里,通過不間斷的努力和付出,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果,而這些用辛勤和汗水換來的成果,也預示著她在未來的日子里必將碩果連年。
用戶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