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15年06月08日 來源:聯誼報 作者: 字號:[
大][
中][
小]
人在履行職責中得到幸福,就像一個人馱著東西,可心頭很舒暢。人要是不盡什么職責,就等于駕駛空車一樣,也就是說,白白浪費。
上面這段話是俄羅斯劇作家羅佐夫的名言,我覺得將它用在政協委員的履職上,非常貼切。
作為政協委員,特別是作為黨的新聞工作者的政協委員,更感到使命的神圣與肩頭參政議政責任的重大。從擔任政協委員起,我就常在思忖,如何利用自己的職業特點,更好地履職?如何找到其中的交叉點,讓其成為履職中的閃光點?我給了自己答案:勿忘三顆“心”。
一是留心看社會。用記者的話來說,要用發現的眼光看世界,留心觀察社會。對于政協委員,亦是如此。今年1月份,受報社委派,我去意大利采訪。在走訪米蘭老華僑時,了解到這樣一個細節:當地最早的華僑出現于上世紀20年代。10多位來自大陸的年輕人在異鄉土地上互相守望相助,并在此后的數十年光陰中,胸懷祖國,回報桑梓。這段歷史靠一代代華僑口口相傳。
于是,我深入走訪了當地華人區,搜集老華僑當年的經歷,撰寫了《加緊收集海外僑史》的提案,并將它作為兩會期間的政協發言稿。
二是盡心聽民聲。有人說,看腳上帶有多少泥土,就知道你有多深入。在履職中,只有不斷深入社會、深入百姓,才能更真切聽到百姓呼聲,更好接地氣。去年,一位清潔工對我說,他與老婆都從事環衛工作,踏著晨曦出門,踩著夕陽回家,這樣的辛苦沒什么,只是自己根本無法照料還沒上學的孩子。無奈下,在很多時候,只能將孩子交由鄰居照看,或者讓孩子坐進垃圾車,帶著他們走街串巷。“但我不希望我的孩子長大后,回憶起自己的童年,總是在垃圾車里度過。”
這不是很好的新聞線索嗎?這不是很好的提案由頭嗎?為了解更多的情況,我實地探望了清潔工宿舍,發現那里住著數十位清潔工,而類似“過著垃圾車上童年”的孩子,就有10來個。
去年,我在刊發報道的同時,在兩會上提交了《關注清潔工子女,打造鹿城慈善新地標》的提案。很快,孩子的問題得到了解決:社區騰出場地,聘請志愿者,幫助照看這些孩子。
三是用心寫提案。提案以及反映社情民意信息是政協委員履職的具體體現。雖然一直從事文字工作,但提案的寫法全然不同。我認為,提案言之有物,才能促進有關部門對問題的解決;提案空洞無物,不但無法立案,更解決不了實際問題。
提案跟新聞不同,除了客觀講述問題外,還需提出對問題的解決方法。于是,我不斷向我們僑臺組負責人與老委員學習,請教提案的寫法,提高自己的履職水平。
幾年來,我除了每年都提交提案外,還撰寫了許多大會發言稿以及社情民意信息等。
政協委員來自百姓,政協委員同樣是百姓。當我們以政協委員的角色,為國家與社會的發展獻計獻策,為社會的公平正義鼓與呼,心頭是充實的,更是溫暖的,這就是我從履職中讀懂的幸福。
用戶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