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15年05月29日 來源:聯誼報 作者: 字號:[
大][
中][
小]
近年來,建德莓農紛紛走出家門到全國大城市郊區發展種植草莓,依托品種技術優勢和勤勞,利用各地的土地資源,借地生財,獲得了很好的經濟社會效益。但在生產、生活過程中,也存在一些困難和問題,未能得到及時有效解決,制約了全市草莓的異地發展。
異地種植草莓發展現狀
外出隊伍不斷壯大。經過近20年發展,異地種植草莓已成為建德草莓產業發展的大趨勢。2015年建德市16個鄉鎮(街道)除大慈巖、大同鎮無人外出種植草莓,其它14個鄉鎮(街道)共有3706戶,8000余人在異地種植草莓面積達到37957畝,戶均10.24畝。
種植地域不斷拓展。最早外出種植草莓只限于在浙江省內溫州、湖州等地,現在異地種植草莓遍及廣東、江蘇、湖北、北京、貴州、湖南、江西、福建、安徽、四川、重慶、上海、香港地區等16個省市區,尤其是廣州、武漢、西安、南京、成都近郊最為集中。
示范引領不斷增強。近幾年,建德在草莓生產上推廣了草莓脫毒苗應用技術,建立了“千畝異地草莓育苗基地”,把最優的品種“紅頰”、“章姬”、“越心”、“醉俠”作為當家品種投放市場后很受歡迎。同時還推廣了草莓無公害標準化安全生產集成技術,使草莓食品安全得到保證,草莓品質得到提高。異地草莓種植戶把建德草莓新品種新技術帶到全國各地,在建德莓農種植效益成倍增加、草莓品質得到大幅度提高的同時,也示范引領了當地精品農業迅猛發展。如西安市長安區引鎮的雁引路兩邊在建德莓農種植“章姬”草莓后,打響了“奶油草莓”品牌,成為西安市場上的搶手貨,形成道路兩邊2000余畝的草莓采摘園,促進了當地休閑旅游產業的快速發展。
種植效益普遍較高。據2014年5月調查統計,建德莓農到異地種植草莓每畝凈利潤在3.5萬~8萬元之間,其中陜西延安畝凈利潤達到6萬元;貴州貴陽達到4萬元。2015年,異地種植草莓受大環境影響價格下降明顯,但畝凈利潤乃可達到3萬元左右。由于異地種植草莓適度規模經營,大部分地區既有“地利”又有“市利”,經濟效益較好,畝凈利潤一般超出本地莓農一倍。
存在的問題
農戶經營規模小,組織化程度低。建德市異地種植草莓總的規模較大,但就某地而言,乃以單個農戶為主,經營規模普遍偏小,導致草莓生產中存在栽培技術推廣難、標準化生產難、創品牌難、產量和質量提高難、爭取當地項目資金難等一系列問題。農戶之間沒有建立緊密的利益共同體,合作程度不高,對實現規模種植、規模經營和標準化生產非常不利。
技術推廣普及率低。因異地草莓種植戶遍布全國各地,加上農戶單個生產經營,造成建德市當地的一些先進適用技術不能給他們完全普及到位,對先進技術的動態、市場信息掌握和傳遞不夠暢通。
無公害精品意識、品牌意識不強。基于異地草莓種植以農戶為主,規模小,經營分散,精品意識淡薄,以方便、省事為標準,在生產上對草莓種植地土壤消毒、微噴和滴灌應用等無公害草莓生產技術不夠重視,導致草莓精品率偏低,有的莓農使用農藥超標,致使草莓被強制銷毀,使莓農受到較大損失;在銷售上沒有使用“建德草莓”證明商標,浙江省農業名牌產品和名牌農產品的品牌效益沒有體現。
生產生活環境不盡人意。由于建德異地發展莓農存在短期種植及流動性大等特點,一般在草莓園附近搭建鋼架大棚或簡易木板房作為生產生活場所,莓農生產生活及人身財產安全缺乏保障。由于沒有建立合作組織,缺乏組織管理、教育引導,與當地政府部門、村級組織和村民的溝通渠道不暢,致使土地征用等信息不能及時了解,發生糾紛時處理困難。
發展對策
建立組織,形成合力,共同發展。建議成立由市領導任組長的建德市草莓產業推進工作領導小組,在市農業局成立辦公室。同時,在外出種植草莓相對集中的省、市、縣和鄉鎮,建立各級建德莓農合作組織,加強草莓辦公室和異地莓農合作組織的聯系,便于開展草莓生產技術培訓、莓農之間交流信息,以及幫助莓農協調緊急事件等,一旦遇到突發事件,組織能夠及時為莓農排憂解難;提高莓農組織化程度,使產品銷售、生產管理技術、信息等資源達到共享;提高合作組織協調處理各方關系的能力,保護莓農合法權益。
加強宣傳,強化監管,打響品牌。要加強品牌宣傳,實現品牌化銷售。在每年3月至6月外出莓農回鄉之際,結合培訓強化“建德草莓”品牌宣傳,做到異地種植草莓農戶家喻戶曉,幫助他們抓住機遇,改統貨銷售為打品牌銷售,使品牌效益達到最大化。要加強草莓質量安全管理,打響放心牌“建德草莓”。異地種植莓農要從生產源頭入手,建立生產田間檔案,參加草莓安全用藥、病蟲害綠色防控、規范投入品使用等技術培訓,嚴格按無公害標準化技術規范進行生產,為市場提供“好吃、好看、營養、安全”的精品草莓,使建德草莓成為放心牌草莓,實現異地草莓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深化服務,保障物資,實現共贏。為保障建德異地種植莓農生產資料供應,建德市新安植保有限責任公司聯合市農技推廣部門,建立了異地種植莓農網上信息平臺,及時將技術動態、病蟲情報和市場信息傳送到異地莓農手機上,方便異地莓農根據草莓生產管理需要及時聯系和配送。建議市政府出臺有關扶持政策,鼓勵建德市新安植保有限責任公司走出浙江,與異地種植草莓比較集中的相關省市溝通協調,經當地部門同意后設立農資配送中心(點),既保障建德莓農及時合理選購生產資料,降低生產成本,確保草莓質量安全,又服務于當地村民發展草莓產業,達到共贏。
常態交流,加強協調,尋求支持。建議由市政府牽頭,和異地種植草莓比較集中的廣東、江蘇、湖北、陜西、四川等省有關縣市,建立常態化交流機制,每年進行相互走訪聯系,增加工作感情,為建德異地種植莓農搭建交流平臺,增強莓農與當地政府的溝通協調能力,使當地政府盡力為建德莓農提供支持和幫助,促進建德異地草莓產業平穩向前發展。
用戶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