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13年11月18日 來源:聯誼報 作者:張丹丹 字號:[
大][
中][
小]
2012年1月,我成為寧??h政協委員。
當上政協委員對我來說不只是組織對我的信任與培養,也是組織給我的壓力與動力。在意外與興奮之余,我深深地意識到自己肩負的使命,我將會有更多的機會與機遇為群眾說話,一種沉甸甸的責任感在我的心中油然而生。
作為一個新委員,撰寫提案是頭等大事。我通過網上查詢、詢問同事朋友、翻看報紙,想盡一切辦法醞釀主題。最后終于把目標鎖定在我們學校旁邊的潘天壽廣場,我先定下了標題:《統籌規劃潘天壽廣場周邊環境,最大值提升廣場品味》。
題目確定好了,里面內容得有理有據,解決的方案要有利于操作。這些屬于專業管理的知識,并且涉及面很廣,如果不確定主責單位,提案很容易被踢皮球。好在我有一批來自各個行業精英的盟友可以幫助我,經過他們的修改,我的提案專業了很多,尤其是建議部分,當前需要做什么事情、該做到什么地步、由哪個單位去做都一一確定。
要做精品提案必須精益求精,經過10多遍的修改,我還是覺得不甚滿意。在政協全會期間,我抓住一切機會詢問各方人士,還抽了一個晚上,又一次來到潘天壽廣場,想再實地考察一番。那是晚上9點鐘,我一個人帶著筆記本繞著廣場走了兩圈,記錄下廣場外圍每個店鋪、圍墻的裝修主色調、風格,回去之后進行歸類統計。
這趟考察沒有白去,我又有了一個重大發現:改造一新的潘天壽廣場周邊文化氛圍缺乏,商業味太濃;周邊環境雜、亂、舊,嚴重影響了整個廣場的美觀與協調;民房的外立面、店鋪與圍墻顏色不一、新舊不一;廣場周邊亂停車、亂設攤現場嚴重,影響交通。綜合這次的實地調查結果,對提案內容進行充實之后,我把題目改為《發揮潘天壽廣場的輻射效應,為建文化大縣增光添彩》,隨后,鄭重地把我人生中第一個提案交給大會提案組。
在政協大會小組討論中,我提出了自己對潘天壽廣場外圍改造的建議?!督袢諏幒!肺瘑T論壇中刊發了我的提案簡要內容。報紙刊出后,許多人都說這個提案提得好。后來,我的這個提案被寧??h政協列為當年的重點提案。
6月中旬,寧海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的朱副局長親自到我工作的學校來,帶來了書面辦理意見。既然提了提案,就希望能認真落實,我就要擔當起監督的責任,這是政協委員神圣職責的一項重要內容。提案不是寫在紙上的文字游戲,提案的辦理工作也不應該是空對空的文字游戲,而應該具有一定的執行力。對于主辦單位答復上認認真真、客客氣氣,務虛為主的設想與措施,我當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要求他們實實在在地去做,否則我會繼續提相關提案。
我知道我這樣的態度可能太過認真、不夠圓滑,容易得罪主辦單位。但我想,我是為了保證提案的嚴肅性、不愧對政協委員的責任心,該得罪人時就得得罪人,作為一個政協委員,必須充分行使好民主監督的權利。
一段時間后,我發現潘天壽廣場外圍的人行道在開挖埋電線了,周邊新轉讓的店鋪廣告牌顏色也逐漸協調起來,很多家服裝店搬了出來,新進的幾家店都比較有文化特色,下午放學時,有交通警察在管理車輛,周邊交通暢順了很多。
11月8日,我參加了寧海住房和城鄉建設局政協九屆一次會議提案辦理工作總結匯報會議,得知因為我的提案,寧海住房和城鄉建設局2012年下半年投資了370萬元,用于桿線落地和燈光景觀照明改造,現已完工。如今,看著廣場周邊的環境又整潔又漂亮,我心里便會涌上陣陣激動之情。
一份提案,看似簡單,實則包含著委員對社會、對國家的高度責任心和使命感。第一個提案就得到了政府部門如此的重視,我感覺作為委員的自身價值得到了體現,同時也收獲了一份成就、一份快樂。我將會繼續努力,廣交朋友、豐富知識、增長才干,為民說話、為民造福,讓自己無愧于政協委員這個身份。
用戶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