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同心苑 委員名片:蘭麗盼,桐鄉市政協委員,嘉興市農業科學研究院桐鄉農業科學研究所蠶桑部農藝師,浙江省第十五批團隊科技特派員,嘉興市第六、七、八、九批科技特派員,嘉興蠶桑學會副秘書長,桐鄉市蠶桑產業團隊首席專家。曾獲得浙江省農業豐收獎、嘉興市農業豐收獎和嘉興市自然科學學術獎等。
“夏季稻田治蟲比較頻繁,要注意農藥不要撒到桑葉上,預防蠶中毒。”時值盛夏,蘭麗盼正在翠綠的桑葉田里查看蟲害情況。
桑柘綠陰肥,千樹翳夕霏。桐鄉地處杭嘉湖平原腹地,是人類非遺項目“中國蠶桑絲織技藝”的重要傳承地區和保護責任地,也是目前全省桑園種植面積最大、產量最高的縣級市。
“桐鄉的養蠶歷史悠久,許多蠶農世代養蠶,我們的主要任務是給他們送去新技術。”2016年,蘭麗盼作為科技特派員來到桐鄉市興民蠶業專業合作社。
該合作社以收購蠶繭、烘干蠶繭為主。為了讓合作社有效運行起來、帶動農戶增收,蘭麗盼積極與浙江大學、湖州市農科院及鎮江蠶研所等科研院校蠶桑專家求教,引進具有市場潛力的彩色繭蠶種飼養。
黃金繭,這種特殊的蠶寶寶會吐出金黃色的蠶絲,所以不需要染色直接就能編織成金黃色的衣被。依托桐鄉市科技特派員項目和省蠶桑產業團隊項目,蘭麗盼帶著合作社的10多戶繭農開始了新嘗試。
為選出適合桐鄉水土的黃金蠶種,飼養期間,蘭麗盼走村入戶指導技術,試養 “M中xM日”“金秋x初日”和“秋芳x金玉” 三個黃繭蠶種,通過調查對比,她發現試驗種的飼養成績、繭質成績與對照種“秋豐x白玉”相當,抗病性也較強。
“第一年,我引進了一張試養。”興民蠶業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朱根興說,當時看到黃金繭的蠶寶寶吐出金黃色的蠶絲,結出來的繭子,一個個色澤亮麗,真是驚喜萬分。“很感謝蘭老師,她懂得多、技術好,我們才養上了這么好的蠶種。”
為有效保障蠶種的正常訂購和供給,蘭麗盼還多次前往興民蠶業專業合作社進行溝通,保障彩色繭的生產和收購等環節。
“農民養之前蠶繭就已被訂貨,他們只需要把蠶寶寶養好就行,完全不用擔心銷路。”在蘭麗盼的技術支持和合作社的宣傳推廣下,越來越多的蠶農開始嘗試養黃金繭。
“黃金繭的合同收購價格比普通白繭高400元/擔,大家都愿意養黃金繭。”朱根興高興地說,今年合作社養黃金繭的蠶農已經超過300戶。
如今,在蘭麗盼與合作社的共同推動下,以鳳鳴街道為核心的彩色繭飼養示范基地已經基本形成。基地秉持“訂單飼養、優質優價”的蠶業生產模式,飼養蠶種8000余張,帶動農戶增收20%。
除了讓遍地桑綠結出滿屋黃金繭,蘭麗盼還在不斷努力,讓更多蠶繭成為農民致富的“黃金繭”:
在桐鄉市最大的桑茶生產基地,蠶農可以將自家多余的桑葉送到這里,額外增加一份收入;
蘭麗盼從省農科院引進飼養的絲膠繭,目前已成功提取絲膠并制成眼霜、乳液、面膜等護膚品,預計未來也將成為促農增收一個新的增長點;
……
自2008年參加工作以來,蘭麗盼始終堅持扎根基層、服務基層,從事蠶桑產業技術研究和推廣工作。她說:“能夠將先進的科技知識轉化成生產力,促進農戶增收,就是我最大的愿望和成就。”
用戶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