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同心苑 當前,全球正面臨以人工智能、5G通信、大數據為代表的新一輪工業革命浪潮。如何更好地推進新型工業化?住浙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學工學部主任、高端裝備研究院院長楊華勇提出,要加強工業軟件人才培養與供給,進一步夯實人才隊伍基礎。
“工業軟件關鍵核心技術的突破,主要依賴高素質人才隊伍。”楊華勇建議,提升高校對工業軟件人才的供給能力,加大教育資源支持力度,增加高校工科學科尤其是機械工程、智能制造等相關學科方向的研究生招生指標,面向智能制造大力培養高層次的工業軟件人才,統籌校內外資源,建設跨學科的工業軟件課程體系,大力培養智能制造復合型人才;深入挖掘校企合作動力,鼓勵校企以聯合實驗室等形式開展智能制造工業軟件技術開發,探索推動頭部工業軟件企業與高校聯合培養高層次人才,積極引導畢業生流向工業軟件企業,鼓勵國內工業軟件產品進校園、進課程、進教材、進實訓,推動制造企業釋放工程場景,深度參與工業軟件人才培養全過程。
楊華勇提出,要持續強化工業軟件領域的職業教育,探索走出一條適合國內需求的復合型人才教育和培訓之路;支持工業軟件企業進行在職培訓,鼓勵企業與職業教育機構共建工業軟件人才在職教育體系;積極吸引互聯網等領域人才回流,推動回流人才在工業軟件領域的再培訓、再就業。
“要多措并舉做大做強工業軟件企業。”楊華勇呼吁,加大資金支持力度,設立軟件產業基金以及工業軟件專項子基金,推動稅收優惠政策等向智能制造工業軟件企業傾斜,支持工業軟件企業融資上市;深化工業軟件產品市場化應用,加大對自主工業軟件企業和產品的宣傳力度,引導制造企業和高校優先應用國內工業軟件產品,鼓勵工業軟件企業加強國際交流合作,提升工業軟件產品供給能力與市場化水平。
用戶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