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同心苑 “基礎研究和原始創新不斷加強,一些關鍵核心技術實現突破。”住浙全國政協委員、省政協副主席、民進省委會主委、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院長蔡秀軍對中共二十大報告里的這句話感觸尤深,對中國進一步推進原始創新信心滿滿。結合深入調研,他提出,要積極從源頭和底層解決關鍵技術問題,加快構建原始創新體系,推動實現高水平自立自強。
“原始創新是最根本的創新。”蔡秀軍建議,要持續暢通創新鏈,進一步完善原始創新體制機制、協同構建中國特色國家實驗室體系,全面梳理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生命科學、新材料、集成電路等前沿領域亟需攻克的關鍵核心技術和產品目錄,抓牢技術發展機遇,加快形成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原創成果;不斷優化創新環境,高水平推進全國統籌的科技大市場建設,迭代優化網上技術市場體系,扎實推進科技企業孵化器、眾創空間、大學科技園、高新區等全鏈條的創新孵化載體建設;加強知識產權創造、運用和保護,支持引導各類創新主體加強布局,以完善的知識產權保護機制激發全社會創新潛能。
蔡秀軍認為,加強原始創新須在深化構建要素鏈方面再下功夫。他呼吁,要注重“多元投入”,積極打造體系化、高層次基礎研究人才培養平臺,聚焦關鍵領域核心技術,統籌整合相關資源,加快培養一批緊缺人才,讓更多基礎研究人才競相涌現;加快建立針對戰略性新興產業的財政投入穩定增長機制,探索設立政企聯動的產業引導專項基金,專項用于支持核心技術攻關、優勢企業引育、重大科技產業項目建設等;充分發揮金融功能作用,努力發掘科技創新的市場價值,加快形成覆蓋戰略性新興產業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務體系。
“還要通過數字化賦能,做好監管治理方面的工作。”蔡秀軍建議,畫好精密智控的監管圈,大力倡導“監管沙盒”制度,提升創新監管與發展質效在底層邏輯、長期演變的內在統一性、自洽性;畫好靶向智惠的服務圈,積極營造健康競爭的環境,努力為科技工作者排憂解難、松綁減負、加油鼓勁;畫好整體智治的感知圈,以數據供應鏈為紐帶,加快政府、院校、企業等多元數據融合應用,推動數據“懂業務”“守規則”“有價值”“闖市場”“架橋梁”,促進實現資源要素的高效配置和經濟社會的高效協同。
用戶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