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歌劇舞劇院院長崔巍,今年多了一個身份:第十四屆全國政協委員。“變的是身份,不變的是責任”,作為一名文藝工作者,崔巍一直很關注文化藝術領域的發展,她曾連續幾年為大運河文化遺產發聲。今年全國兩會,她的目光依舊聚焦在文化遺產上。
“一提到文化遺產,大家總覺得離自身很遠。”崔巍在調研中發現,盡管這些年一些文物單位也做了一些有益嘗試,但很多人對文化遺產的認識還止步于簡單的參觀。
在崔巍看來,首先要打破文化遺產的神秘感和距離感。“西湖、大運河、良渚古城遺址,它們印證了文化遺產其實就在我們身邊。”崔巍說,文化遺產不光是開發和利用,還有傳承和保護,每個人都應該是局內人,都可以成為傳播者。
這幾年崔巍在如何傳承、傳播好文化遺產方面也積累了一些經驗。她認為,傳統、古老的文化遺產也可以有很時尚的表達。“大運河申遺時,我就在想我能夠做些什么。后來,舞蹈劇場《遇見大運河》就誕生了。”這些年,崔巍和團隊通過舞蹈藝術把大運河的故事傳播到世界各地,也讓更多人認識到大運河文化遺產的魅力。
“當你走進它、熟知它,就能表達它,不同領域都可以有自己的表達。”崔巍關注到浙江已啟動上山文化遺址申遺工作,一旦成功,不僅為浙江、中國再添一項世界級文化遺產,更將填補世界遺產中稻作起源類型的空白,對提升中華民族文化自信有重大意義。赴京參會前,她還將專門前往金華走訪學習,進一步調研完善提案,為上山文化的申遺和傳播工作鼓與呼。
對崔巍而言,今年舉辦的杭州亞運會也是繞不開的話題。身為杭州亞運會開幕式副總導演,她近兩年大部分工作圍著亞運會展開。“亞運會受疫情影響延期,籌備工作重啟后,節目的創作、編排也隨著防控政策優化在不斷調整。”崔巍表示,面對更多來自世界各地的朋友,團隊將為呈現一個不一樣的亞運和浙江“重要窗口”形象繼續努力,請大家拭目以待。
整天“泡”在亞運舞臺,她不忘履職思考。此次準備帶去北京的提案中,她就“后亞運”時代如何傳承發展亞運遺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亞運會的召開是可以改變帶動一座城市未來發展的。”崔巍想得深遠,接下來怎樣進一步推動全民健身,實現場館的長效運營,浙江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要提前謀劃、作出表率、形成范例,“在此基礎上,各地還要結合特色,以賽興城、以賽為窗,提升城市能級,講好浙江故事。”
用戶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