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同心苑 委員名片:章躍洪,省政協委員,金華職業技術學院機電工程學院副院長,智能化精密制造產教園主任,曾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等榮譽。
“章老師制作的機械零件可以作為樣板!”金華職業技術學院的師生一說起章躍洪,都豎起大拇指。
眉毛濃密、頭發直立,一副黑框眼鏡架在高挺的鼻梁上,這是章躍洪給人的第一印象——典型的“工科男”。
作為一名80后,他從事制造業已有16年。從一名學徒到全國技術能手,從普通工人到高校教師,從個人技術能手到帶領團隊成為技術能手,在追逐匠心的路上,他不曾停下腳步。
在技校學習期間,章躍洪就沉迷于技術,每一個尺寸、每一個壓痕,都盡可能做到盡善盡美。
工作后,為了學習新技術,每天一下班,他就跑到金華當地的模具廠無償工作,學習數控設計與制造方面的知識,經常忙到很晚才回家。
很快他就成為金華地區最早精通數控技能的技術工人之一,25歲那年,章躍洪一舉拿下第二屆全國數控技能大賽第二名,被破格評為數控高級技師,并被授予“全國技術能手”稱號。
2007年,作為首批最年輕的高級技師,章躍洪加入金華職業技術學院,成為機電學院數控專業的老師。
在教學上,他的嚴格是出了名的。“學技術的人對技術一定要有一片癡心,在學校里60分就能及格,但是在企業里,即使做到99分也是廢品。”章躍洪經常以自身經歷告訴學生,學習技術必須抱著拿滿分的心態來面對。
在他看來,一臺機器有幾百個部件,只要一個部件有瑕疵,整臺機器便達不到最好的運轉狀態,給企業造成損失不說,還可能對使用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脅。“職業教育除了傳授一門技能,更要讓學生成為職業精神與素養的傳承者。”
章躍洪把這份對技術的執著與追求也運用到了教學科研之中。近年來,他參與國家級“卡脖子”技術攻關項目1項、省級重大科技項目3項,擁有發明專利6項,實用新型專利18項,還取得浙江省先進職業操作法1項,同時帶領學生、團隊持續為企業專攻技術難題,幫助企業“機器換人”,服務經濟發展。他是很多學生的勵志偶像,是校園里響當當的“技能大神”。
在企業真刀真槍干過后,章躍洪深知技能比賽是提高學生技能水平的最佳途徑之一。于是,他率先在金華職業技術學院開創了“育兒式”技能競賽訓練模式。
早期,由于受場地、設備、師資、激勵政策等制約,學校在技能競賽方面一直不溫不火。為扭轉這一局面,章躍洪主動請纓,承擔技能競賽指導任務。
2008年,第一屆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浙江省選拔賽開始,章躍洪挑選4名學生組建了一個參賽隊伍。當時學院只有一臺競賽用機床,學生們輪流訓練。“每個學生訓練一次3小時,4個學生練習一次,一天就沒了。”為此,他直接把辦公桌移到車間設備旁,天天泡在車間里,放棄了4個月的休息時間,手把手教學生。他告誡學生:“0.01毫米區間隔出的不僅是勝負,更是作為一名匠人的匠心——追求極致、精益求精。”
正是憑借著刻苦鉆研的精神,當年他們奪得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一等獎,實現了該校技能競賽國賽一等獎“零的突破”。
12年來,章躍洪指導學生參加了多次國際、國家級、省級技能大賽,共獲得各類獎牌30余項,造就了一批又一批工匠。如今,這種融入匠心的技能競賽訓練模式已在全校鋪開。
2013年,章躍洪牽頭成立“章躍洪技能大師工作室”,每年為企業解決技術難題近50項。僅是與金華市亞虎工具有限公司合作完成的“電視機支架攻絲設備”自動化改造,便使企業人均產能由3000臺增至1.6萬臺,為企業提升效益600%。
2020年疫情期間,章躍洪帶領團隊成員把技術當武器,在短短兩個月中,幫助10家口罩生產企業完成了設備開發和維護,為8家企業的復工復產解決技術難題20余項。
據統計,工作室成立至今,已服務金華本地200多家企業,攻克400多項技術難題,培養出“浙江省百千萬技能領軍人才”“浙江省技術能手”和“浙江省青年崗位能手”共13名。他用實際行動兌現著自己的承諾:“把技術傳承給更多的人,讓更多企業和個人受益。”
從機械零部件向航空精密件拓展是章躍洪的一個新開始。飛機零部件精密度要求極高,刀具切割時深淺和速度等參數要全部達標才能批量生產。2022年伊始,他帶著工作室的學員們緊鑼密鼓地試制飛機結構件。研制航空零部件是金職院聯合社會資本打造的智能化精密制造產教園建成后的第一個新項目。
“從一個人變成一群人,這是讓我最有成就感的事。”成為省政協委員,章躍洪覺得自己身上的責任更加重大了,他希望能夠發揮委員的優勢作用,積極履職,建言獻策,把“99分就是不及格”的工匠精神體現在委員履職中。
用戶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