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靖:筑夢鄉村,農創未來
據聯誼報 委員名片:金靖,金華市政協委員,浙江道人峰茶業有限公司總經理,義烏鄉遇文化旅游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
來自韓國的學生在嫻熟地煮咖啡,來自日本的學生忙前忙后熱情招呼來自四面八方的客人……這是位于義烏市李祖村里Tsiny復合型文化空間——Pure Life蒸餾器的日常一幕。來自伊朗的留學生大山在李祖村的創客工作室里完成電商直播后,拿著自拍桿在村里四處取景拍短視頻。“我想在這個小村里‘買全球、賣全球’。”……在李祖村,像這樣的國際創客還有很多。
提到李祖村,不得不提金靖,是她一步步讓這個名不見經傳的“水牛角村”華麗轉身,成為受國際創客青睞的“網紅村”,讓李祖“活”了起來。
從返鄉經營茶企到帶領團隊扎根鄉村文化產業,從農業生產到農業品牌文創轉型,再到鄉村文旅運營,80后金靖的心中一直住著一個鄉村夢、“三農”夢、共富夢。
從小在茶園長大的金靖,深知父輩做茶的辛苦。在一次參展中,茶二指故事館讓她深受啟發。當時的義烏還沒有人從事文創產品開發,更沒有人把農業和文創相結合。于是,金靖聯合幾位志同道合的朋友籌備1970文創園。2015年,1970文創園正式開園,吸引大量創客入駐。這個文創園的成功讓金靖看到了義烏“農創”的希望。
李祖村曾因交通不便、經濟落后,被當地人稱作“水牛角村”。在進行美麗鄉村改造后,村容村貌煥然一新。“環境變美了,該發展怎樣的產業?”“新時代鄉村文旅如何發展?誰來運營?”這些都成了李祖村需要破解的難題。
2020年6月,金靖以職業經理人身份進駐李祖村。她組建了一支專業化的運營團隊,整村運營招商和推廣宣傳。“村子要想得到更多人關注,首先得好玩。”金靖認為,“年輕化”才能增添村子的活力與創造力。
剛入駐時,李祖村的創客只剩下10家,隨時都有可能離開。創客流失是金靖及其團隊面臨的首要問題。經過一番思量,她提出,要以國際創客村為IP定位,通過創意涂鴉、創意設計,招募“新村民”,通過新村民創業帶動本村村民創業。“光靠‘環境美’,無法長期吸引游客。”金靖經過走訪調研發現,李祖村需要更多種多樣的業態入駐,從而實現文化“浸”村,吸引更多游客。
“互動式墻繪能與游客產生互動,哪怕沒有人陪你玩,整個村子也會陪你玩。”李祖村到處可以看到立體式3D墻繪。金靖指著身旁的一幅秋千墻繪說,一個秋千上畫著人,另一個秋千上空著,游客可以假裝坐上去,拍照打卡發朋友圈,一面墻就變成了一個網紅打卡點。
金靖還招募網紅餐廳、網紅酒吧來村里開設分店。“要想讓年輕人在這里安心留下來,就必須有他們喜歡的潮流元素。”每月的1號和15號,她都會在村里舉辦音樂會,邀請新老村民參加。
經過金靖團隊一年多的努力,李祖村吸引了一批各具特色的年輕創客。目前,入駐李祖村的創客已經由原來的10家增長到51家,創業青年也由原來的30余人增長到200余人,村集體年收入突破80萬元,越來越多的創客在這里找到了認同感和歸屬感。“這些創客吸引了不同群體前來。目前,平均每個月游客數量在1.5萬人左右。”金靖的心愿是,讓創客和村子雙豐收。
通過踐行“鄉村重塑”理念,金靖已探索出一套文化IP賦能鄉村振興的“李祖模式”。如今,她又將這一模式進行復制,打造運營義烏市大陳鎮區域品牌“大陳小集”。“要打破傳統農業多小散弱的格局,必須打造品牌聯盟、抱團發展,讓大陳好產品產得出,更走得出。”金靖說,“大陳小集”正是為了統一區域品牌整體形象,統一大陳農產品名片,幫助單打獨斗的農民“抱團”闖市場而打造的農業區域公用品牌。一年多時間,“大陳小集”不僅成為大陳豆制品、高粱酒等9個品類、25個品種農產品的展銷平臺,更成為村集體、農戶和農業企業抱團發展的典范,為當地農業增收超6000萬元。
“陳陳”和“集集”,是“大陳小集”的“代言人”,也是金靖打造的另一個文創IP。她以IP為核心聯動大陳年輕人,探索出一套完整的鄉創流程,組織召集農業大戶、農二代、青年創客參與市集等展銷活動,促進產銷無縫銜接,帶動大陳鎮200余戶農戶增收致富,旅游收入超1.5億元。
“共同富裕,短板在‘三農’,難點在農民增收。要把人引回去、把業興起來。”在今年金華市政協八屆一次會議上,金靖代表農業界別所做的大會發言引起很多人的共鳴。
筑夢鄉村,農創未來。目前,義烏農創客發展聯合會正在積極籌備中,作為發起人,金靖表示將進一步推動青年返鄉創業,鏈接更多國內外青年農創客,使鄉村更加年輕、更有活力。
“無奮斗,不青春!”金靖表示,將引領更多青春力量在鄉村振興的共富路上綻放出絢麗之花。
用戶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