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同心苑 在高速卡口一站就是一天,嗓子啞了是常事;
帶領隔離點的志愿者們每天清運垃圾、配送食物;
給隔離點的小朋友買玩具……
戰“疫”現場,海鹽縣政協委員把責任扛在肩上,他們的身影出現在風里,雨里,白天,黑夜……
一起翻開
兩位海鹽政協委員的
戰“疫”日記
海鹽縣政協委員張嫵的戰“疫”日記——
3月21日星期一雨
近日來,周邊縣市疫情防控形勢緊張,隔離點的壓力劇增,縣里急需抽調人員入隔離點進行疫情防控。原定了單位的年輕同事,但他妻子近期要生產了,我想著讓準爸爸回家陪陪妻兒吧,享受這份初為人父的喜悅。想到這些,我趕緊報名申請參加防控工作。
工作安排在海鹽一隔離酒店,接待56名境外人員,這些人員來自不同的國家,情況復雜,隔離準備時間又短,酒店基礎環境不如人意,疫情防控工作人員也很短缺,壓力可想而知,一開始的幾天,我幾乎睡不著覺。
我帶領隔離點的志愿者們每天傾倒垃圾、配送食物。隔離點每天產生的垃圾量非常大,剛開始的幾天,又碰上陰雨不斷,真是叫苦不迭。我們點上收垃圾從7點一直持續到11點,垃圾袋的包裝是五層防疫的包裝,強度特別大,每個人都恨不得長出三頭六臂。
隔離在酒店,與家人分離,大家內心的焦灼可想而知。我想著做點什么事安撫下隔離人員的情緒。飯點,我手寫了一些便利貼和盒飯一起送到隔離人員手中,希望能給他們打打氣吧。
看到隔離點還有小朋友,我的心里不是滋味。空下來的一刻,趕緊給外面的物資購買人員打電話,囑托他買個玩具過來。
過幾天有個小朋友要過六周歲生日,我們特地為他訂了蛋糕,也手寫了祝福卡片。希望這次特別的生日能給他留下美好的回憶吧。
海鹽縣政協委員李燁的戰“疫”日記——
3月23日星期三陰
和2020年不一樣,這次的防疫形勢更緊張。臨危受命那一刻,大家沒有半點遲疑,第一時間趕赴前線。我們被分配在海鹽經開的沈海高速出口。每個人都在心里暗暗發誓,一定要守住海鹽的北大門。
高速出口車輛來來往往,絡繹不絕,尤其是很多外地卡車,讓人倍感壓力。大家分配好任務,心里做好了戰斗吃苦的準備。
卡車噪音大,司機也習慣了大聲說話。我們每天扯著嗓門,進行例行檢查。查看健康碼、行程卡、核酸檢測報告,不敢有一絲馬虎。
碰到黃碼、紅碼、核酸過期的人員,更是提高警惕。我們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時刻留心進來的每一輛車。
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是每天的必修課。好在司機們也比較理解我們的工作,當下疫情形勢嚴峻,誰都不敢大意。碰到紅碼的車輛,我們第一時間封鎖車門,要求其到統一的醫學觀察點進行檢查。
一天下來,幾乎聲嘶力竭,好幾位同志聲音沙啞,依然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春寒料峭,風很大,天很冷,心里卻有一股暖流。任何時候,海鹽人民都是團結一致,并肩作戰。
本來嗓子干啞應該多喝水,可是我們不敢多喝。每天吃飯時間捉襟見肘,匆匆扒拉幾口就連忙換人。高峰期的時候,上廁所都得憋著。即使這樣,沒有聽到過有人抱怨。只要能筑牢這道疫情防控防線,付出再大的辛苦都值得。
人民公仆為人民,大家一條心,沒有什么困難是過不去的,加油!
戰“疫”一線
還有許多海鹽政協人
默默奉獻、眾志成城
孫燕紅委員是一名基層醫務人員,作為流調溯源隊伍中的一員,24小時隨時待命是她近日的工作寫照。排摸可疑人員軌跡,常常顧不上吃飯,經常工作到凌晨,不放過任何一個線索和環節。
許玉君委員得知村里正在準備核酸檢測點的消息后,立馬冒雨趕去,和村干部們一起搭帳篷、貼標記,設置等候區、測溫區等,在最短的時間里把場地布置妥當。
李潔瓊委員是一家心理咨詢中心的負責人兼咨詢師,連日來,她帶領團隊24小時接聽隔離人員來電,進行情緒疏導和問題答疑。
醫護工作者郭紅艷委員一直駐守在各個采樣點,負責群眾核酸檢測樣本采集工作。
陳輝、鐘朱惠、李燁、詹華、劉偉、沈愛萍、馮強、徐勛華等委員在疫情防控交通卡點執勤,認真檢查生活物資、防疫需求等車輛的通行。
王建鳳、章麗鋒、朱成杰等委員來到結對村(社區),為一線防疫人員送上防疫物資、牛奶、水果、泡面、餅干等慰問品。
海鹽縣政協各個室組,也紛赴結對村(社區),有的參與入戶防疫調查,有的參與核酸檢測,有的提供后勤保障……
點點螢火
匯聚星河
政協有為
海鹽加油
用戶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