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同心苑 一輛輛炫酷的摩托車
走街串巷往來穿梭
車上掛載的大喇叭里
循環播放著防疫注意事項
……
小伙伴們
拉不拉風
這個防疫形式贊不贊
黑色頭盔、紅色馬甲,這么拉風的防疫車隊,就是“騎士”志愿者們,騎行在隊伍最前面的“帶頭大哥”,是常山縣政協委員、縣春泥公益協會會長林曉劍。
疫情發生后,林曉劍立足專業特長,組織常山縣春泥公益協會的志愿者趕赴柯城支援。調配運送物資、協助核酸檢測、安撫群眾情緒……自3月12日以來,他一直堅守在戰“疫”前線。
“騎摩托車開展志愿服務,還是頭一回見,挺新鮮的。”“每當看到這些摩托車,心里就踏實多了。”把摩托車騎到“疫”線,這個金點子是林曉劍和志愿者們一起商量出來的。
剛到柯城支援抗疫的那幾天,林曉劍每天挨家挨戶上門登記信息、提醒群眾防疫注意事項。一天下來,走了近4萬步。“這效率不高。”隨后,他嘗試通過開小轎車的方式為群眾提供服務。
事實證明,這方法也不太靈。
由林曉劍組織趕來支援的協會志愿者主要負責協助府山街道縣學街一帶的疫情防控工作,以小路為主,普通轎車很難直接開到群眾樓下。恰巧當時來自“九里機車志愿服務隊”的志愿者也在這里支援防疫,他便跟服務隊隊長朱倩文等志愿者商量,大家一拍即合,立即安排20多位志愿者通過騎行摩托車的方式為群眾服務。
“騎摩托車宣傳防疫知識效率高,一些常用藥、生活用品、蔬菜、水果等還可以很快為居民送過去……”“疫”線上的摩托車,把林曉劍和群眾們緊緊地連在了一起。
“下午,我去幫您買菜。您看看想吃點啥?”
“那敢情好。”
“您列個清單發我,我等會兒就去買。”
“雞蛋兩斤、黃豆腐干兩斤、芹菜一斤……”
中午12點,微信上跟占大爺聊完;下午4點,林曉劍就已經騎著摩托車“送貨”上門了。
“感謝小林,菜來得太及時了,剛好趕上做晚飯。”70多歲的獨居老人占大爺高興地說。
“小林,我今天做了面條吃,味道挺好!這面還是你幫我買的。”“小林,下次核酸什么時候做?你來之前,發個微信……”在占大爺心里,林曉劍不是親人卻勝似親人。
截至目前,“騎士”林曉劍已牽頭組織80多位志愿者,累計為300多人次提供上門志愿服務,協助開展10000余人次的核酸檢測。在摩托車的日夜穿行中,這張愛心網越織越密,這道安全墻越筑越牢!
用戶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