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聯誼報 委員名片
呂韜,湖州市南潯區政協委員、湖州豪一筆湖筆有限公司總經理。
北京冬奧會期間,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收到了一份特殊禮物——一支來自湖州南潯,有著2000多年歷史的善璉湖筆。
“國際奧委會主席收到的是善璉湖筆嗎?”“是產自我們南潯的嗎?”“驕傲!湖筆又火了!”……呂韜在朋友圈轉發這條消息后,不一會兒就收到了大量的留言和點贊,這讓呂韜驚喜不已。
湖州自古以制筆聞名,湖筆被譽為“筆中之冠”,與徽墨、端硯、宣紙一起并稱為“文房四寶”。南潯善璉鎮,早在隋代,毛筆制作就已興起。2006年,湖筆制作技藝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作為一名“筆二代”,呂韜在2014年回到家鄉南潯善璉鎮,接棒父親的筆廠,開始學習湖筆制作技藝。“善璉人祖祖輩輩都從事湖筆制作,我父親已經做了40多年筆。”當前,湖筆也面臨著手藝人青黃不接的問題,所以他回到家鄉傳承起這門技藝。
“湖穎之技甲天下”,湖筆與其他毛筆的本質區別在于獨特的手工制作技藝?!耙恢ШP,從選材到制作,是眼神與毛毫之間近乎苛刻的選擇,由手指與筆頭、筆桿之間千百次的碰撞而成?!?/span>
依照傳統技藝,湖筆制作分為筆料、水盆、結頭、蒲墩、裝套、鑲嵌、擇筆、刻字八大工序,又可細分成120多道工序。“這其中主要以筆料、水盆、結頭、擇筆四道工序要求最高、最為講究?!?/span>
筆料主要是將原料毛按長短、粗細、色澤、有鋒或無鋒等不同特點,分成幾十個品種,供制作不同種類、形制、品質的筆選用。
水盆一律由女工擔當,她們一手拿著角梳,一手攥著脫脂過的毛料在水盆中反復梳洗、逐根挑選,按色澤、鋒穎、軟硬等不同級別逐一分類組合,做成刀片狀的刀頭毛。其精細程度,絲毫不亞于繡花。
結頭也叫扎毫,水盆做好的半成品筆頭,送到這一道工序進行結扎。然后用融化的松香滴于筆頭根部,使筆毛不易脫落。
擇筆又稱修筆,是對前面工序形成的半成品毛筆進行最后檢驗并修整,使毛筆最終達到“尖、齊、圓、健”的品質要求。
一支毛筆好用與否,在于其是否揮灑自如、經久耐用?!白鲆恢Ш霉P”是所有像呂韜這樣的制筆人一生的追求。“我希望父輩們的手藝傳承到我這一代,仍可技甲天下。”
在呂韜的帶領下,筆廠眼下年產量達到了15萬支。同時,他還積極探索“湖筆+”元素,衍生出了湖筆手伴、湖筆和絲綢相結合等多元化產品。
這幾天,呂韜正準備為南潯區的中小學校送去一批毛筆,為00后們普及湖筆文化。“我打算給每一支送出去的毛筆,都刻上獲贈者的名字,這樣更有意義。哪怕其中只有一人運用這支筆成為書法家,我都很高興?!?/span>
眼下,南潯善璉湖筆特色小鎮建設正酣。越來越多像呂韜這樣的80后、90后年輕力量正在為古老的湖筆產業注入新的活力。
在今年的南潯區政協全會上,呂韜積極為湖筆產業發展鼓與呼,提交提案《圍繞傳統湖筆行業,積極探索湖筆+》,呼吁進一步培育湖筆技藝傳承人,延續湖筆手藝,加強政策保障扶持湖筆產業轉型升級,持續打響湖筆品牌知名度。
走過漫長歲月的湖筆,創造了無比光輝的歷史,成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瑰寶。如今,看著最古老的漢字書寫工具走進冬奧會、走向世界,呂韜對湖筆產業的未來充滿信心。
用戶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