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同心苑 今天是
世界睡眠日
如何擁有一個好睡眠
小同邀請政協委員
為你送妙招了~
委員名片
楊會,慈溪市政協委員、上海國醫館執行館長、鳴鶴國醫館館長。
順時起居運動
《黃帝內經》說:“虛邪賊風,避之有時。”人的起居活動要與自然天氣的陰陽變化相適應。
自然界白天為陽、夜間為陰,人體也要依照“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規律來安排作息,保持陰陽平衡。適度的運動,如八段錦、太極拳等養生功法能幫助人體調節陰陽平衡,增強體質,抵御病邪的侵襲。
睡不好怎么辦?
往下看
安神鎮靜
安神又分重鎮安神與養心安神,重鎮安神常用朱砂安神丸、磁朱丹,養心安神常用天王補心丹、酸棗仁湯、甘麥大棗湯等,在使用重鎮安神的同時勿忘健脾。
調整臟腑陰陽氣血
可食補益心脾的歸脾湯、滋陰降火的黃連阿膠湯,交通心腎的交泰丸,疏肝養血的酸棗仁湯加柴胡,益氣鎮驚的安神定志丸,化痰清熱的清火滌痰湯,和胃化滯的保和丸等。
舒緩情緒
中醫將情緒稱之為“情志”。對豐富多彩的情緒表現,中醫主要有“七情”和“五志”等區分。
七情是指喜、怒、憂、思、悲、恐、驚,而五志對應于五臟,指喜、怒、思、憂、恐五種情志的變動。
強烈或長期的精神刺激或情志不遂,超過人體正常生理調節范圍后,就會造成肝失疏泄,氣機紊亂,臟腑陰陽氣血失調,導致疾病的發生或加重。在疫情防控常態化形勢下,要注重保持心情平和,管理好自己的情緒,這樣才能達到“精神內守,病安從來”。
眼下
新冠肺炎疫情多點散發
除了加強睡眠增強抵抗力
楊會委員還介紹以下防疫方法
艾灸自古就是扶陽、祛濕、散寒的大法,可培元固本、行氣通絡、扶陽升陽。
耳穴療法可以通過刺激耳廓上相應的穴位起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穴位貼敷也是利用中醫經絡學說為基礎,將藥物貼敷到特定的穴位上,藥物和穴位對人體共同發揮作用,從而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中藥香囊屬于中藥外治范疇,將多種具有芳香、化濁、避疫功效的中藥,研成細末,放入縫制好的繡囊中,可通過口鼻吸入和皮膚、經絡吸收中藥的氣味而發揮避穢濁、防御疾病的功效。新冠肺炎疫情初期,上海國醫館和國家中藥創新中心進行了對中草藥的研究,發現艾葉、白芷、蒼術、藿香等等氣味辛香的中草藥研磨后置入布袋中,具有較強的揮發性,通過芳香辟穢,起到扶正固表、辛散透邪的作用。可掛于頸部、固定于胸前或直接放置口袋中,長時間佩戴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提高機體免疫力。
祝您每天都有
好睡眠
好身體
用戶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