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同心苑 圖書館是國家文化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是滋養民族心靈、培育文化自信的重要場所。據統計,截至2020年底,全國共有公共圖書館3212家,圖書總藏量達到117929.99萬冊。
住浙全國政協委員潘家瑋建議,國家有關部門加大智慧公共圖書館建設力度,推動更多館藏資源由線下走向線上,讓全民閱讀更加深入、書香中國更加可期。
公共圖書館是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國家層面還沒有明確智慧公共圖書館的建設標準。”潘家瑋認為,應加強統籌規劃,把智慧公共圖書館建設作為公共圖書館事業發展規劃編制的重要內容,明確總體目標、工作任務。以省為單位大力推進智慧公共圖書館建設,實現省市縣三級公共圖書館“一張網”,優化資源配置、推動共建共享,進一步提高公共圖書館的服務效能。
“對公共圖書館事業發展而言,有法可依是依法而治的前提。”潘家瑋說,館藏資源數字化和服務網絡化是智慧圖書館的基礎。要加快完善智慧公共圖書館建設政策法規,厘清數字化館藏資源借閱的邊界,加強與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協作,鼓勵著作權人以多種形式支持數字化館藏資源在線借閱;明確不同類型數字化館藏資同時在線借閱的人數要求,找準全民閱讀需求與著作人權益保護的平衡點;強化數字化館藏資源在線借閱的技術保護,防止非法復制傳播;組織各級圖書館集中采購“電子書”,降低圖書館運維成本等,進一步提高公共圖書館資源的利用率、覆蓋面。
潘家瑋希望,國家文旅部加強與教育部、科技部等協作,制定相關規定,推進公共圖書館與學校圖書館、科研機構圖書館等互聯互通,建立健全統一共享的數據庫,讓更多圖書資源“動起來”。
用戶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