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同心苑 今年是本屆全國政協委員
履職的最后一年
小同約請部分住浙全國委員
分享他們精彩的履職故事
委員名片
朱新力,住浙全國政協委員、省高級人民法院副院長。
我學法律出身,曾在浙江大學從事法學教育與研究30余年。在參政議政過程中,我希望能發揮法學專長,發出浙江好聲音。
我在法院分管環資審判工作,去年提交了一份關于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司法協作的提案,收到生態環境部2000余字的回復,這讓我很振奮。
這件提案的背后,藏著一個守護“母親河”的故事。
錢塘江是浙江人的“母親河”,流經杭州、金華、衢州等地。在環資審判實踐中,我們發現,一些涉水環境污染行為具有跨區域特點,如異地傾倒危害物品等。實際上,這一問題在全國普遍存在,對區域內環境資源案件統一裁判尺度、建立司法協同互動機制十分必要。
2020年4月,我帶隊前往錢塘江流域對此進行專項調研,總結各地探索的經驗做法與面臨的實際難題,最終形成一份萬字調研報告。隨后,在省高院的牽頭下,錢塘江流域6地中級法院簽訂協作宣言,從裁判標準等方面推動形成保護合力。我省還專門下發文件建立多部門協作長效機制。
去年兩會前,我仔細修改報告,并將浙江在數字化改革方面的探索一并寫入提案。令我驚喜的是,生態環境部在回復中提到,將借鑒浙江建設生態環境司法保護一體化平臺的經驗,還提出進一步協同推進長江、黃河流域生態環境大保護。看到自己的提案得到有效落實,我切身感受到身為委員的價值所在。
用戶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