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同心苑 “這柑橘哪來的?”
“什么品種?”
“嗯,很甜!”
今天下午,一走進省政協十二屆五次會議農業農村界別的小組討論現場,就聽到委員們在熱議桌上的柑橘是哪兒來的?原來,這是陳淑芳委員特地從象山帶來的。“帶了四五十斤,左一箱、右一提,想讓大家嘗嘗象山橘農共富果實的甘甜!”
這個柑橘名為“紅美人”。輕輕一掰,“紅美人”一分為二,陳淑芳取出果肉,分給眾人?!皞€大、皮薄、汁多、肉甜!”大家被原地圈粉,紛紛詢問,為啥這果特別好吃?
“經過18年種植經驗的沉淀,在種植技術上,用的是循環農業的模式,大棚里種植‘紅美人’,樹下養大白鵝,‘鵝橘’共養格外甜!”陳淑芳原來是象山縣畜牧獸醫總站站長,一直致力于推廣養殖大白鵝,幫助農戶增收。如今,她到了寧波市農業科學研究院工作,幫“紅美人”和大白鵝組起了CP。
“大白鵝以野草為食,利用林下的閑余空間,免去了喂養、除草的人力成本,而鵝糞中有含量豐富的鉀元素,這正是決定柑橘甜度的重要營養元素,一舉兩得?!?/span>
陳淑芳說,共同富裕,要勤勞致富,更要科技致富,要先富帶動后富。農民增收的關鍵,就是要走上現代農業的路子。目前,“鵝橘”共養模式正在逐步推廣,平均每畝收益可達5至10萬元,非常受農戶歡迎。
每年省政協全會,陳淑芳碰上趙洪委員,兩位深耕“三農”領域多年的專家,總是聊個不停。他們去年一起合作的嵊州“稻鵝”養殖,發展勢頭非常好,從最開始的1萬鵝苗,現在已經有一萬八千只,稻田的平均畝產也上去了。陳淑芳介紹,很多現代農業技術正源源不斷地輸送到天南海北,助力全國農民走上共富之路。
“身在山海間,味道自然甜!”陳淑芳表示,她會繼續用自己的知識來助推農業發展,讓農民的“錢袋子”更鼓?!拔磥恚欢〞Y出更多更甜的共富果實!”
用戶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