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聯(lián)誼報 人物名片
趙荻燕,民盟盟員,紹興市聾啞學校副校長。
選圖、勾線、瀝粉……紹興市聾啞學校美術(shù)教室里,9名聾啞孩子正在學習瀝粉畫。一塊塊原木色的畫板,逐漸暈染出五彩繽紛的世界,邊上的指導老師趙荻燕,剛被評為2021年浙江省中小學教壇新秀。一筆一劃,以美育心,她堅守特教講臺,用愛叩開特殊孩子的心門。
因為熱愛,結(jié)下特教情緣
調(diào)入紹興市聾啞學校之前,從浙師大美術(shù)教育專業(yè)畢業(yè)的趙荻燕原本是上虞市職業(yè)中等專業(yè)學校的一名老師,每天與一群花樣年華的學生打交道。
從中職到特教學校,面對的學生不同,各方面的環(huán)境迥異。會不會有很大的心理落差?趙荻燕溫婉地笑著說:“不會!以前我家旁邊就是一所聾啞學校,每天看著孩子們來來往往,挺親切的!”
第一次走進聾啞學校,趙荻燕便擔任了高二年級的班主任。令她始料不及的是,碰到的第一大“攔路虎”是手語。
課堂上,面對一群可愛的孩子,他們想說什么,想表達什么,趙荻燕卻一無所知!怎么辦?她立馬啃起厚厚的手語詞典,并當起了如饑似渴的“學生”,向?qū)I(yè)人士學、向?qū)W校的老師學,甚至向孩子不厭其煩地學。幾個月下來,難題解決了,孩子們的每個手勢她終于可以讀懂了。
一個同是特教領(lǐng)域的老師講過的故事深深鼓舞著她:一個男子在海邊看到一個小男孩不停地將卷上岸的小魚扔回大海,男子說:“這么多魚,你是救不活的。而且,誰在乎呢!”小男孩卻回答:“這條小魚在乎,這條在乎,這條也在乎!”
用愛在乎、溫暖身邊的“每條小魚”,成為趙荻燕的初心。
她努力成為每位孩子的貼心大姐姐。幾乎每天都會和學生聊聊天,談談寢室里、家里的事,說說心里話。她相信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及時捕捉學生的閃光點并因勢利導,是當好班主任至關(guān)重要的一環(huán)。
學生小盧,雖然平時學習成績不好,但是打掃衛(wèi)生、上花雕酒壇課時卻是班里最認真、做得最好的。她馬上抓住這個閃光點,多次鼓勵小盧。在她的肯定下,孩子的信心有了顯著提高,學習成績也一點點好了起來。
有個孩子母親離家,父親早逝,家庭貧困。趙荻燕觀察到這孩子有著極強的繪畫天賦,于是安排他在學校的花雕繪畫實訓基地重點學習紋樣設計。這位孩子畢業(yè)后,順利到紹興酒廠就業(yè),每月工資達到七八千元,還獲得了技術(shù)能手的稱號。
從教第一年,趙荻燕寫了一篇文章《我的特教情結(jié)》,她說:“我覺得我開始變得富有了——精神富有。雖然從事特教的時間不長,但我深深地愛上了這個職業(yè)。”
這份熱愛,從第一年、第二年……一直延續(xù)到了現(xiàn)在。
滿懷匠心,成為“金牌教練”
在紹興市聾啞學校的很多老師口中,趙荻燕是名副其實的“金牌教練”。
2013年,由趙荻燕帶隊的紹興聾啞學校選手一舉在浙江省第四屆殘疾人職業(yè)技能競賽中獲得三金,其中的扎染、蠟染項目,就是由趙荻燕輔導的,是學校從未開設過的新項目。
消息一傳開,整個學校的老師們都豎起了大拇指。這背后,是趙荻燕帶著學生從無到有、從有到精的刻苦鉆研和不懈努力。沒有教材,就上圖書館、網(wǎng)絡搜羅;沒有經(jīng)驗,就一點點摸索,一遍遍試驗。整個熱氣粘稠的暑假,她都和學生泡在扎染、蠟染的世界里,苦心琢磨技藝的精進。終于,付出有了喜人回報。
2019年,分管校體育工作的趙荻燕帶著學校體育老師和學生,在浙江省首屆殘疾人旱地冰壺錦標賽中奪得聽力組金牌,后又代表浙江隊參加全國賽斬獲了全國第一名,再次成為學校一項前所未有的突破。
現(xiàn)在回憶起來,趙荻燕笑說:“當時,練習旱地冰壺的場地還是向鄰近學校借的呢!”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因為每個孩子都是零基礎,比賽背后的努力和汗水可想而知。“體驗多樣性的美好,感受汗水揮灑之后的珍貴饋贈,對孩子們來說是最大的收獲。”
花雕手繪是紹興市聾啞學校職技教育的領(lǐng)頭羊,趙荻燕主動請纓擔任了這項工作。進入該校第三年,她專門為高年段的孩子創(chuàng)立了一門瀝粉畫課程。因為她發(fā)現(xiàn),學校的很多學生畢業(yè)后,直接進入酒廠從事花雕手繪工作,而瀝粉畫與花雕手繪技術(shù)一脈相承,可以幫助孩子們就業(yè)。
具體的課程設置中,她巧妙地吸收了工筆畫、漆畫等書畫藝術(shù)的精髓,將其與瀝粉畫融會貫通,元素更為豐富,畫面更臻完美,也能更大程度啟發(fā)孩子的興趣和想象力。目前,已有近百位聾啞孩子身懷這門技藝步入社會,成為企業(yè)技術(shù)骨干。
說起學校里的這位“金牌教練”,許多老師都說:“她工作時特別認真!”“什么事都特別愛鉆研!”“總是從學生的角度想問題,看問題。”
確實,“金牌教練”的打造,基于細水長流的熱愛,靠的是一份不斷突破、引領(lǐng)學生成長的孜孜匠心。
內(nèi)心火熱,始終努力奔跑
現(xiàn)在的趙荻燕,日子常常忙得水潑不進。
已是副校長的她,始終守護著特教老師的三尺講臺,除了做好日常學校管理,每周雷打不動給孩子們上美術(shù)課。她編寫的《紹興花雕工藝》《瀝粉畫》等校本教材成功應用到日常教學中,彌補了只有實操沒有課本的缺憾。
疫情期間,她組建紹興聾啞學校心理工作領(lǐng)導小組,制定防疫常態(tài)下的心理健康教育網(wǎng)格化管理機制和心理干預、校外心理健康教育支持體系,全面干預教職工心理健康,實現(xiàn)“愛心媽媽”一對三全覆蓋。
她始終保持著對書畫藝術(shù)的熱愛,并致力于為孩子們打開一扇繽紛世界的門。作為浙江省女花鳥家協(xié)會會員、紹興市女畫家協(xié)會理事,每逢寒暑假,她總馬不停蹄趕往北京等地,訪名師、增技藝。
她的書法作品入選了全國衛(wèi)夫人展;《市花敬先賢》獲全國王陽明書畫作品金獎;《空谷幽蘭》《夏山欲滴》等作品入選浙江省美展;《種瓜得瓜》《追憶》等多幅作品入選浙江省女畫家花鳥作品展并結(jié)集出版。
“作為老師的她是有師德的,她的畫更是有‘詩意’的,在她的畫中能看到王冕、徐渭、趙之謙等先賢的影子。”這是同行對她的評價。
送書畫下鄉(xiāng)、組織書畫展……作為民盟盟員,她總是不遺余力地竭盡所能。她還常常結(jié)合自身的工作實踐深思熟慮,特別關(guān)注特教老師的津貼補助、特教學校學生的餐費等問題,希望今后通過長時間的調(diào)研走訪后形成相關(guān)建議,力促問題的解決。
忙碌中的趙荻燕也是快樂的。
一次她生病住院,沒幾天,一大群孩子就涌進了她的病房,給她送上了自己插的花籃,帶來了一張大大的卡片,上面密密麻麻寫滿了對她的祝福。看著孩子們用并不是很通順的語言表達著對自己的關(guān)愛,從不輕易流淚的趙荻燕淚不能抑。
今年教師節(jié),孩子們同樣給她送上了精心制作的賀卡。上面的字樸拙而有力:“桃李天下漫天雨。感謝您,老師!給我無盡的信心和勇氣!”孩子們對她的愛,讓趙荻燕內(nèi)心滾燙,充滿了奮力奔跑的力量。
“教育的本質(zhì),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一個靈魂召喚另一個靈魂。”說起這份職業(yè),趙荻燕充滿了幸福感!
用戶登錄